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一二二章 御敌(1 / 2)

第三日。

羌人兵临城下。

黑压压一色黑甲骑兵,数不清有多少,乌那哲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左手按刀,趾高气扬,遥指崔家堡,“给我毁了它!”

一声号角长鸣,无数刀剑出鞘声交汇在一起变成刺耳的轰鸣。

城墙上崔家堡家兵四下跑动,用准备的弓箭石块防守,但羌族铁骑悍勇无匹,仿佛不知道疼一样,中了箭也不管不顾往前冲,已经搭起云梯,杀上墙头,地下用几人合抱的圆木点了火,将城堡大门撞得地动山摇。

崔家堡背靠山垣北坂建在石壁之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防守分了三层,第一层就是所谓的“堡”,砖石黄土,堡垒坚固,碉楼俱全,羌人大概也心存顾忌,才强令他们毁去,第二层是内部依山而建的一层层内墙,二十八所建筑和许多房子都有通道与地下密道相连,第三层是最内部的宗祠,说是土石建筑,实际是向山洞掏出的半地下空间,砌以石壁,支以石柱,大小七个祠堂以北斗七星的布局相连,足以容纳上千人。

因其固若金汤,才能屹立百年,期间也经历过多次危机时刻,但各派势力来来去去,最终都没有打倒他,崔家得以绵延至今。但此刻堡主崔天野却对堡中住民进行紧急疏散。

他最小的弟弟已经带着崔家人最少都一房从暗道离开,他本打算将十岁以下子弟都送走,已经懂事的孩子却不肯走,幼稚地要与崔家堡共存亡。崔天野老泪纵横,心中凄惨,万万想不到自己英明一世,却要眼看着崔家堡毁在自己手中。

金池汤城,也抵不过上万胡骑。

崔天野安排完堡中紧急事务,匆匆往外走,正撞上崔建回来复命,他一贯从容,此刻却满头热汗,满眼焦虑,“伯父,这档口正是用人之际,您却让我派人紧急通知各里弄疏散自救,岂不是自废武功?”

“敌军重甲上万,我们这些平时务农战时当兵的长工,满打满算也就千人,就算留下又有什么用,螳臂当车而已,不如让大家各自逃命去吧。”

“伯父……”

突然一阵雷鸣,堡外胡儿欢呼雷动。

不好!他们终于将大门撞破了一个大洞。堡内兵丁急忙飞身下扑,人垒人挡出肉盾,硬生生凭血肉堵住洞口,崔天野和崔建急忙带人奔去援助。

“七弟与原……怎么还不回来!不知道借到兵没有。”

崔建焦心如火,崔天野却只有苦笑,“我还不了解这些老不死的,满心满眼都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怎么会来救援我们。”

“那您还同意他们去求援?”

“年轻人一腔热情,我不好浇冷水,让他们吃一吃这个教训,受益终身。”崔天野在刀剑争鸣声中解释,崔建却领悟到另一层意思,若是他们羁留在外,赶不回来,错过这一场杀身之战更好。拳拳之心,崔建觉得自己心中一阵火烧、一阵孤绝。

又一声巨响,迎着坍碎之声,城外再次欢欣雷动。

人肉盾牌失效,所有勇士尽成刀下亡魂。崔建看着碉堡里仅剩的寥寥几人,知道城破在即,想到才刚过完抓周礼的小女儿,一阵恐惧自脊背流下。

忽然一阵马蹄声自天边响起,然后急速逼近。

崔天野激动地站在高处张望,只见从山脊两侧的城堡道口,两道杂色骑兵飞速驰来,当先一骑正是杨钧!

骑兵风驰电掣切断羌族兵阵,将攻城最近的一伙士兵当场绞杀,趁着羌军还没反应过来,崔家堡城门大开,穿着各色服装的骑兵鱼贯而入。

四堡齐至!甚至连鲜卑族的长孙家也来了。崔天野老泪纵横。

·

“还有五千步卒民夫带着粮草辎重从山后阪原绕道过来,请堡主派人到后山接应。”

“你还叫我堡主吗?”

不知道杨钧如何做到,三日之内,说服了四姓坞堡和鲜卑人,紧急调兵,征集如此丰厚的人力物力,甚至还在短短一日之内对他们进行了简单整军训练,统一了进退口令。一切崔天野认知中绝不可能之事在杨钧手中一一办到,他此刻看着杨钧,又笑又泪,骄傲的无以复加。

杨钧无语,跳过这段话茬,决定回去后和明远好好说道说道。

多亏崔建仍保持着冷静,“就算有了四堡援助,我们也不敌羌人,而且对方都是骑兵。”

“不错,这仍是一场苦战。”杨钧正色,神情肃肃,如山如渊,端贵逼人,与之前充作家将戏弄七公子时判若两人,杨钧以“义”打动陈家,以“势”说动卢家,用大江帮的令牌和生意说动了无利不起早的贺家,无论各家是为了什么,既然来了,就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