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依在现代当助理时,入的可不是传媒这一行。但以她在学校办黑板报和看校园小报的经验,要办好一份报纸,需要的人才无非就那几个。
首先得要个擅长绘画的,能够绘边儿和画插图;
然后得要个会写的,既能简洁明了地把事情写明白,也能妙笔生花将事情写生动;
然后还得要会布局排版的,让所有小版块看起来美观和谐;
再来个搞印刷的,能够把内容大量复制;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得有个出银子的。
每一个部分都涉及物力人力,都需要银子,秦越很穷,他的私库撑不了几期报纸,国库又掌在户部手里,这种看起来像在烧银票且短时看不出效益的事情,他们肯定也不会拨银子。
吴依从没想过要自己来垫,傻子才做这样的事。
她裁出一张报纸大概的尺寸,大致分配好每个版块会占据的位置,然后看着边角处无声轻笑起来。
这京城里,有银子无处花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隔日,宫中便传出小道消息,说是秦越打算考察一批商人,会选出第一批皇商,允许他们所售物品进入皇宫,并在售卖之时打上“御用”二字。
宫中的一切用具都来自两个渠道:一是各地进贡,能入宫的都是各地最好的物产;二是宫中的各个部门自制,比如穿的衣物,用的物件,都有专门的人来做。
需要采买的东西很少,因此从来没有设过皇商。
而现在秦越居然有扶持皇商的想法,而且还准允打上“御用”二字,这不就是变相地说明东西好嘛。。
若是东西不好,大幽朝最尊贵的人怎么会用?
京城无数商人闻风而动,动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打探消息,都想找到成为皇商的门道。
京城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能在这里做生意的,多多少少都有些人脉,有的官员自身都有着产业,不过是打着族人的名号而已。
所有人打探一圈后,把目光聚焦到了户部。
一则选皇商之事涉及银两,户部必定会知晓。
二则秦越刚说了要做报纸,立刻就传出了选皇商的消息,这两件事情之间必定有所关联。
杜仲在府里已经接待了好几批行商的族人,他们提着各色礼物上门,都是为了从他口中得知更为内幕的消息。
但杜仲被关在府里十来天,尚未去户部上值,近几日户部的那些属下也没人上门向他汇报各种消息,因此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侄儿,我们在这里说得口干舌躁,你却一言不发是何道理?莫不是想让我们杜氏一族放弃此次皇商之选?”
杠仲有苦说不出,他要是说出自己被陛下责罚禁足一月的事,这些族人不知会如何落井下石。。
“此事陛下尚未在朝堂上提起,至今仍是小道消息,大伯不必太过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