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丑之助吗?你又在窥看练武场啊?今天没带日本薯蓣吗?”
他带来的日本薯蓣要比这附近的薯蓣好吃。所以助九郎半开玩笑地问他。
“今天虽然没带薯蓣,可我却带来了这个给阿通。”
说着,丑之助提起手上的蒲包给助九郎看。
“是款冬花茎啊!”
“才不是呢。是个活物。”
“活物?”
“我每次经过月之濑都会听到黄莺的婉转啼声,今天我捉了一只给阿通姐姐。”
“是啊。你从荒木村来这里时,通常会经过月之濑。”
“是。除了月之濑没什么别的路可走了。”
“那我问一下,最近那附近是不是驻扎了很多武士?”
“虽然没有很多,但还是有的。”
“他们都干什么?”
“建造小屋,然后住进去睡觉呗!”
“有没有围栅栏之类的?”
“没有。”
“也没有砍伐梅树,调查过往行人吗?”
“砍伐树木是为了建造小屋,重新搭造因冰雪融化被冲垮的小桥,或是收集柴火。至于调查过往行人,我并没有看到啊。”
“嗯……?”
因为这和宝藏院高僧所说的有出入,助九郎困惑不已。
“听说那些武士是藤堂藩的人,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在那里屯居呢?在荒木村有没有什么相关传闻?”
“叔叔,不是的。”
“怎么回事?”
“月之濑的那些武士都是被从奈良赶出来的流浪武士。他们被奉行从宇治或奈良驱逐了出来,无处可去,便住到山里来了。”
“是流浪武士吗?”
“是的。”
助九郎稍稍释怀。
德川家的大久保长安就任奈良奉行后,确实在到处驱逐在关原之战后丢官又丢职,沦落为困顿游民的武士。
“叔叔,阿通姐姐现在在哪儿。我想把这只黄莺给阿通姐姐。”
“在里边吧——不过,丑之助,不要随便在城内游逛。你不似一般孩子,又酷爱武艺,才特别允许你在练武场外面向内观望的。”
“那,要不把她叫过来吧?”
“嗯……正好。从庭园口向那边走的好像就是阿通。”
“啊,阿通姐姐——”
丑之助跑了过去。
她经常给丑之助一些好吃的点心,对丑之助多有关爱。而在丑之助这个少年的眼中,阿通姐姐也散发着神仙姐姐般的神秘之美。
阿通在远处回眸,朝他笑了笑。丑之助跑过去。
“我捉来黄莺了。是给阿通姐姐你的,看——”
说着拿出蒲包给阿通看。
“嗯。黄莺……”
阿通并没有像丑之助想的那样开心,她皱紧了眉头,没有出手去接。丑之助嘟起了小嘴。
“它的叫声很动听的。阿通姐姐不喜欢养小鸟吗?”
四
“并不是不喜欢,只是它一会儿被放入包裹中,一会儿被关进笼子里,太可怜了。即使让它在天地间飞翔,人们也是经常可以听到婉转的叫声的呀……”
感觉自己的好意没有被接受的丑之助,依旧一脸不快的样子。
“那就把它放走吧!”
“谢谢!”
“把它放走,阿通姐姐会开心些吧!”
“嗯,你的心意我已经领了。”
“那把它放走吧!”
丑之助听阿通这么一说,迅速地打开了蒲包。一只黄莺从里面飞出,箭一般地朝城外飞去。
“看——小鸟那么快乐地飞走了!”
“黄莺又叫告春鸟吧!”
“呀,谁告诉你的?”
“这算什么,这我也知道!”
“哎呀。是吗,抱歉啊!”
“看来阿通姐姐要收到什么好消息了呢!”
“是吗,你是说报春的黄莺也会给我带来春暖花开般的好消息吗……说来我还真有一个期盼已久的事!”
阿通说着向前慢慢走去,丑之助跟在后面。可是前面便是主城深处的草丛了。
“阿通姐姐你要去哪里?这里已经是城中山地了。”
“这里全是房屋,我想去那边看看梅花透口气。”
“那还不如去月之濑——城中的梅花多没意思。”
“很远吧?”
“不远。就一里地。”
“这么一说倒是想去看看……”
“走吧——我的那头驮柴火的牛就在下边。”
“骑着牛去?”
“嗯。我在前面牵。”
阿通心有所动。自己就像被困在蒲包中的黄莺一般,整个冬天不曾见过城外的风景。
她随丑之助从主城出发沿山道向下人通行的后门走去。那里有常年驻守的看门人拿着枪走来走去,看到阿通过来,看门人微笑点头致意。丑之助也与看门人混得很熟了,并不需要出示手中的通行证。
“要是戴头巾就好了!”
坐在牛背上出城的阿通嘀咕着。路上擦肩而过的人,不管是认识阿通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会亲切地和阿通说些“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啊”之类的话,打个招呼。
再向前走,人家便越来越少了——阿通回首望望在身后山脚下熠熠生辉的柳生城。
“我没说一声就出城了,得在天黑前回去。”
“放心,天黑前能回去的。我再送你回来。”
“可是,你是要回荒木村的吧?”
“不就一里地吗,来回几趟都没问题!”
说着话的工夫,有一个在城边卖盐店拿乳猪肉换了盐巴的流浪武士慢吞吞地从后面追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