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家的永乐小子,年还没过完,就送去镇上的学院里读书去了。
牛氏也暗自下了决心:来年,她也要把自个儿的孙子送到镇上书院里读书去。
这种地的活,实在是太苦太累了。
赋税一年比一年更重,还得服徭役。
说到动情处,牛氏拉着老夫人的手,更是絮絮叨叨个没完。
老夫人也是边听边点头,时不时地插几句。
末了又招了招手,让蒲儿到跟前来,不知嘱咐了什么,蒲儿应了声转身进了房。
再出来时,手上便多了一只荷包,上头还绣着一头活灵活现的小鹿,看着很是精致。
牛氏不解。
眨巴着眼睛看向面前笑意盈盈的老夫人。
老夫人抬手接过蒲儿手中的荷包,转手便放进了牛氏的手心里。
“妹子,先前多谢你对我女儿还有外孙女的照顾,这点小玩意,不过是一些心意而已,拿去给孩子们玩吧。”
牛氏攥了攥手中的荷包。
里头空落落的,只摸到几个硬硬的东西,她也闹不清楚里头装的是什么,不过一定不是什么稀松平常的玩意儿。
“不行,要说照顾,那也应该是纪家照顾了咱们家才是!你远道而来,我还没请你回家坐坐呢,怎么能收你的东西?”
牛氏又把荷包塞回了老夫人的手心。
这举动,看得身旁侍候的蒲儿面色又是一僵。
什么啊这是?果真是个轻薄无礼的乡下婆子!
老夫人的打赏,受着便是了。
她还从未见过居然有人敢拒绝老夫人的赏赐,这可是莫大的福分!
这乡下的老婆子不仅无礼,而且还奇怪得很哪。
老夫人面上一愣,可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听老姐姐一句劝,妹子,你就收着吧,往后若是我不在了,有你们这些街坊四邻多多帮衬着宜儿一家,我也能更加安心些。收着吧,啊,只不过是咱们的一点小心意。”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牛氏也不好再推脱,心里琢磨着得回些什么礼才好。
她打量着眼前的老妇人。
虽然身上只穿着周氏穿过的那件旧袄子,发髻也仅由一根木簪束在脑后。
脖子上,手腕上也并没有佩戴什么金器玉器的。
就连鞋底也沾了不少泥。
一看就知道是刚从地里回来的。
跟自己说话也没什么架子,姐姐妹妹相互称呼着。
可单从人家身上自带地那股,无法忽视的强大气场来看,就知道人家跟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农户人家,不一样。
牛氏动了动喉咙,嘴才张到一半就瞧见,纪婉清拿着几本簿子从房里走了出来。
“给,牛婆婆,账本找着了,咱们这就去办公间里对对账?”
纪婉清悄悄抿了抿嘴。
看来牛氏和她姥姥唠得挺投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