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8章 吃里扒外的小人(2 / 2)

“厂卫的铁钩挂在江南织造局的绣楼上!血顺着秦淮河的水漂了七天!那些平日高谈阔论、言必称祖训的君子们,他们的田亩、商铺、挂着祖宗牌位的祠堂,被查抄时的哭喊声隔着半个太湖都听得见!”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像是穿透了檀木匣子,直刺到千里之外那几个拙政园老者此刻惶恐不安的心里,带着一种玩味的戏谑和冰冷的嘲讽:“现在……朕的刀尖刚擦掉点血,准备架到海上的脖子上了……”

朱焱的身体缓缓靠回蟠龙金柱那冰冷的浮雕上,仿佛被这江南士绅迟来的“懂事”耗尽了仅有的一丝耐性。

“他们倒突然‘通晓大义’了?眼巴巴地把这些……‘好’东西送来了?”

他随手抓起匣子里一张被揉皱的、署名“泰西航海家菲利普氏”的所谓“南洋精绘”,指尖稍一用力,昂贵的宣纸瞬间撕裂开来,发出刺耳的“呲啦”声。纸屑如同死蝶的翅翼,无声飘落。

朱焱的声音里只剩下一片望不到底的森寒和毫不掩饰的鄙弃:

“真是……”

他顿了顿,嘴角扯开一个冰冷的弧度,吐出三个字:“贱骨头!”

王承恩的头几乎要埋进自己胸膛里。

“赏!按律例,民间献有利国图籍,有嘉奖。”

朱焱的声音复归那种冰封般的平静,如同在处理一件最微不足道的公文:“着司礼监拟旨,赐江南献图有功者……嗯?”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目光落在那些破烂桑皮草图上,“那些真正冒过风浪、记过路径的王三狗之流,若还活着,查明实绩,赏田十亩。”

“至于冯世安这几家……”

朱焱嘴角的弧度更深了些,带着一种彻底的漠然和了然于胸的轻视:“礼部备几套《永乐大典》散卷的抄本,给他们送去。告诉他们,圣人的书里,有‘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多读读。”

“这匣子‘功’……”

他用指尖厌恶地推开了那黄檀匣子,像推开一堆沾了血的破布。

“交户部海事清吏司归档,让他们自个儿对图造册,看看哪些能对上号。”

他重新拿起了案头那份标注着“龙魂二型火铳锻轧水力锤”布局图的工部密折,冰冷的墨玉扳指在图纸的精密线条上划过。

那些江南士绅投诚的涕零与惶恐,连同他们献上的“筹码”,在这决定天下火器命脉的蓝图面前,轻飘飘得不值一提。

朱焱甚至懒得再看那堆“功劳”一眼。

在他看来,这些人无非就是想明哲保身罢了。

真正为国效力的,又有几个人?

都是一群吃里扒外的小人,如果不是刀架在脖子上了,还不知道会干出一些什么事情来。

窗外,四月的风卷着宫墙内新开桃李的微香,吹不进乾清宫这沉水焚香的威严。

大明的新海疆,只在帝王手中的图纸上延伸,至于门外那些投机而来的“风”,不过是碾进泥尘的余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