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1章(2 / 2)

“妈妈!”陈霖这一笑出声,就被宝宝给听到了。再好玩的游戏,都比不上妈妈!

“这么多年货啊。”阿公阿婆高兴地过去看她带回来的年货,此刻她觉得自己通过购买年货的申请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家里人看她忙活了一年,他们看不见摸不着她拿到了多少工资,但是她带回来年货,他们是能看到吃到的。

陈霖去洗了手坐过来,只见到陈明生、陈明理和江芸在,就问起了周莎莎什么时候放假,然后又问李万年怎么不过来玩。

“他过来了,去看门面呢。”

李万年和亲戚在富华村合开的小吃店在这几年大赚特赚,但他总不在这边,人家亲戚早想拆伙了,他就趁着这次决定在村里重新找个门面,打算专门做个炸鸡店。

“我家那块地,前院和厢房分给了我,正屋和后院给了明发。明发想把正屋拆了建民宿。家里就没门面出租了。不然我妈说让万年在家里开炸鸡店了。”

陈明理不接话,他家的宅基地现在也是这么分的,厢房和前院是爸妈和大哥的,剩下的才是他的,他不想开民宿,但正屋做成门面,就不如前院做门面好出租了。

大家搬到了这边新家,老家那边还要费心重建修改。

陈霖就道:“怎么不来找我啊?我家的房子厢房正屋都要改成门面。”

于是,陈明生一个电话,就把李万年给叫过来。

和李万年聊过,陈霖就把门面的修建大致思路给定好了。大家都是熟人,也就不用担心家里的老院子会被破坏的问题,起码得保住她家的花墙和前后院的树。

晚上大家都集合在陈霖家里吃饭,李万年最近被他爸妈念叨个没完,也不想回去,就住在陈明生家里。

除夕前一天,村里照旧是要一起吃饭的。

但今年没安排在老地方,而是在新住宅区大门前的空地上摆桌椅,家家的青壮年、妇女姑娘都去帮忙,张二伯带着他家里人、再叫几个人打下手,操持了全村两百多人的饭菜。

又一茬小娃娃到处乱跑,有人看着小孩子就想逗一逗,也有人看着别人家的小孩眼热,转头就去唠叨自家的儿子:“看看别人,再看看你!”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杨柳树、杨将,现在荣升成为富华村新一届“黄金王老五”。

柳枝放假回来,听到自家哥哥被村里的伯母婶婶们拉住要给他介绍对象,想也不想,立刻转头,挪到陈霖那边去。

在外面工作两年,柳枝如今看起来十分干练,和电视上职场女精英一样。杨七叔他们都不乐意柳枝留在京市工作,几次都想劝她回来,但劝是劝了,听二堂伯说杨七叔家里想攒钱给柳枝在京市买房呢。

她这一不留神,宝宝他们几个小孩就跑到了陈太公的屋里,趴在门框上往里看。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挪进屋里,没一会儿,个个手里都拿着个小面包出来,“谢谢太公~”

阿婆跟过去,笑她,“你妈妈喊太公你也喊太公,喊太爷。”

陈太公走出来,手里还拎着一袋面包,叫住几个小孩,每人都给分。包装是五叔五婶面包店里的,陈太公自己节俭惯了肯定不是他自己买的,估计是他侄子或者其他小辈孝敬的。

陈太公单独又多塞了一个给宝宝,擡头正好看到了陈霖,朝她笑笑,转身又回了屋子里。

“妈妈,太公给。”宝宝跑过去,炫耀她两只手都有面包,左看右看,选了个分给妈妈。跟过来的阿婆继续纠正她,“不是太公,是太爷。”

才两岁多,根本分不清太公太爷的区别,妈妈怎么叫她就跟着叫,敷衍地对太婆点点头,要妈妈帮忙拆包装。

小面包松松软软的,闻起来香喷喷的,很适合老人小孩吃,陈霖看着精美的包装,突然想到了小时候陈太公好几次偷偷给她拿饼干,是那种没有包装的、长方形的、上面撒有白糖粒的饼干,咬起来卡擦卡擦脆。

阿婆笑着摸摸宝宝的脑袋,“你妈妈小时候就爱去太爷家串门,没想到你也是。”

小时候常去陈太公家串门吗?她对此毫无印象,只隐约记得仅她才有的满满一口袋的饼干。

今年的分红去年已经发过了,但旅游公司今年盈利多,补发一部分,不多,每个人有两千。但就算是只有两千,大家也高兴得像是拿了两万的分红。

严雪松和安敏是第二次参与富华村的分红和年饭,哪怕他们是外人,但身处其中,心里的喜悦不比他们本地人少。

严默过来有半个月了,在这里每顿饭都吃得特别香,他尤其喜欢张二伯家的饭菜,可惜现在张二伯家做成了大饭店,想要预定饭菜比之前还难等。今晚这顿村年饭就是张二伯掌勺,严默才吃一口,眼睛都亮起来了,一口接一口,吃了个肚圆。

看到哥哥吃得那么香,宝宝也大口大口地嗷呜,摇头晃脑地道:“好吃好吃。”

严默以为去坐小火车、泡温泉、爬山就够好玩了,没想到还有挖莲藕!他第一次知道莲藕是长在池塘泥里的!看叔叔伯伯们下去挖莲藕,他跃跃欲试,三叔不准他下去,但把他放到小船上,有个叔叔把他推到了池塘中间,三婶站在上面的凉亭给他拍照片!

年初一,他早早就起来了,胖胖说带他们去拜年,从第一排的第一家一路拜年下去,他遇到了很多村里的小伙伴,和妹妹的口袋里都是红包。吃了早饭,他们又去看球赛。当然了,球赛是大人看的,他们小朋友主要是为了球场旁边的玩具、零食小摊!

晚上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时,严默的雀跃都要从富华村飞到京市了,唧唧呱呱地把过年这几天的见闻都说了个遍。

“爸爸妈妈,我太喜欢妹妹家了,我能不能留在这边读书?”他都乐不思京了。

又是爸妈给发的美景图,又是儿子的描述,严森夫妻俩都想来富华村住几天了,但是不可以啊!他们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

“爸爸妈妈,可以吗?我可以留在妹妹家吗?”

“不可以!”严森直接打破他的幻想,“学校的寒假作业要记得写,老师说开学要检查的。”

“嗷!”严默生气,不给他留在妹妹家就算了,爸爸还要提醒他寒假作业的事情,他一个字都没写呢!

于是,一边玩一边惦记寒假作业、赶在寒假结束前拼命补作业的小朋友又多了一个。另一个是胖胖小朋友。

过年,陈霖照旧给朋友们打电话拜年,打给周云旗时,没说两句话就听到其他人讨论的声音,就知道他这会儿还在公司。

“我和严川打电话给你拜年,忙工作也顾好身体,你去忙吧。”

“嗯。”周云旗揉揉眉心,“替我和严川问好,新年快乐。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再给你们打电话。对了,宝宝最近还好吧?”

陈霖就招招手把沙发那头的宝宝喊过来,“给周叔叔说新年好。”

“叔叔,新年好呐。”宝宝说完,看到爸爸妈妈都给她比了大拇指夸她,乐呵呵地又爬过去和哥哥一起玩玩具。

陈霖这边给朋友们打完电话,就到严川给他的朋友们打电话,大多都是陈霖不曾见过的。严川的这些朋友分散全国各地,大多是他军校时候的同学,有些人或许一生都不会再见面。

外面天气晴朗,特别适合晒被子。

白阿姨和黄阿姨在除夕前两天就回家去了,家里的家务活就落到了他们两个头上。等严雪松和安敏过来客厅,她和严川就把家里的被子都搬到屋顶晾晒。

哈,好几家都搬被子到楼上晒,大家站在楼顶大声说话,br/>

吃过晚饭,陈霖就去找上陈光山,强烈建议这边的小区要弄些休闲娱乐的设施,比如石桌石凳啊、健身器材啊,有了地,大家才好成群结伴地聚到一起去聊天嘛。

春节刚过去,不管严默多不想回去,抱着宝宝嗷嗷哭,还是被严川送上了火车。

而富华村又开始动工。

家家都本着不做大改动的原则重建或者重新装修,这个时候,原来把民宿安排在前院的人家就懊恼了,前院继续开民宿,那正屋和后院改成店铺,位置肯定就吃亏了些。像摄影店那样的不介意位置,只要在路边的指示牌上标出店铺位置,他们往里一点也没关系。

当然也有的人把前院民宿的一楼给空出来做门面,上面继续做民宿,这样两样都有了。

村里想让大家都统一装修风格,这怕是有点难,现在只能提出要对各家的老屋子外部进行改造,全部往古香古色那个风格靠拢就对了。

温泉村最会跟紧富华村的步伐,这边要进行改造,温泉村的村长和支书就赶过来“取经”。

而别的村子暂时是有心无钱,但也吸取了富华村这边的经验,大家在自家修建民宿时也考虑到了以后改建的问题,他们想着,早晚也能和富华村一样,统一规划住宅区,现在的房子就要考虑改成门面出租的问题了。

陈太公承租出去的院子是最先开始改建的,接着就是陈霖家。她家的房子好改,不管是正屋还是厢房,都拆了四面墙直接给改装成落地玻璃,而旁边厨房和淋浴间则拆掉......

院墙和院里的花、树都保留下来。刚搬家过去的头几天,阿福还每天过来这边院子转转。

院子那边的改建装修交给了李万年和孟娇娇帮忙看顾,陈霖把精力都放到了公司上。

“陈总,安排好了,明天早上九点在楼上大会议室开会。”贺红把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到陈霖面前,“这是仙人山风景区第四期规划的最新版计划书。”

“好的,辛苦了。”陈霖拿过计划书,直接翻到最后的预算表格上,看完之后发现贺红还在,就问她还有什么事情。

“常书记刚刚打电话来,小盘江村委招商会安排在后天下午,行程我安排好了。”

“市里旅游局打电话来,市里打算举办马拉松比赛,目前定好的路线是峰区到小盘江村委。市里打算借这次赛事再给市里的旅游点做宣传。下周一早上十点市旅游局开会讨论怎么利用这次比赛达到宣传目的,需要陈总您过去开会。”

贺红看了一眼她自己的本子,继续道:“省电视台原先预约了三月初过来做采访,今早打电话来说想改期,我电话联系确认过了,他们改期到暑假再来做采访。”

“唐夏唐总想跟您约时间再聊聊养老院项目的下期规划。”

“北市樊迎春樊总打电话来,三月五日带参观团过来。”

说完,贺红把最新的行程计划表放到了陈霖桌上,上面黑色、红色字密密麻麻的一堆。

这一连串的安排啊,陈霖都不知道自己的事情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