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1章(1 / 2)

第111章

继被评为全省最美乡村之后,富华村又被评为全省模范乡村。

更多的媒体话筒、镜头都对焦到了富华村,想来探索富华村到底是怎么从名不经传的小山村发展到现在全省闻名的地步。

新闻报道出来后,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来到了富华村,到了兴市火车站,就看到站内到处都是兴市本地的广告:化工、中药材、峰区、富华村、红心火龙果、猕猴桃......其中富华村荣获全省模范乡村的横幅就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出了火车站,就有专门的一个牌子指示直达富华村的乘车点是往前走500米再右转,顺着指示牌走过去,果然看到了两辆黄色外观的公交车,在众多蓝色、绿色的公交车中间显得格外亮眼。

从京市一路赶过来的记者脱掉最外面的羽绒服,解开衬衫最上面的扣子,“兴市的冬天这么暖和!”还好来过兴市的朋友提醒他多带点薄衣服时他听进去了,除了身上穿的,带的衣服都很轻薄。

“到富华村的车五分钟后开,赶紧上车了上车了!”司机师傅拿个小喇叭催人,记者一看身后走过一帮人都朝着到富华村的公交车去,心里一紧,加快脚步赶了上去。

投进去五块钱,记者快速地坐到了公交车旁边的副驾驶位置,这里的视野最好,司机看了他一眼,提醒他系好安全带,又问他是不是外地来的。

“是,从京市来的。”

司机师傅看看他把一个行李包放脚边,剩下个小包抱着,然后拿出来个黑色相机,不知道是在调什么。司机师傅好奇道:“又有摄影大赛了?”

记者忙道不是来参加摄影大赛的,是过来做采访的。

但他也对这个摄影大赛挺感兴趣,以前不了解富华村,也不知道还有个摄影大赛,于是就跟司机师傅打听情况。

听说是来采访的,司机师傅“哟”了一声,居然还是个记者呢,想着人家采访都是采访很多人的,司机师傅也就说了他知道的情况:摄影大赛厉害啊,奖金很高。但别的就不知道了。

一看上来的人把座位都占满了,就对还想上来的乘客道:“旁边那辆车也是到富华村的,车上没位置了,你们到那边车子吧。”见他们还想上来,司机师傅就解释道:“这里到富华村要一个多小时,你们愿意站一个多小时那就上来吧。”

听罢,车门外的乘客就都涌向了旁边的空车。司机师傅开出车站时,有一辆黄色的直达富华村的公交车也载满乘客开进车站,两辆车的司机隔着车窗,颔了颔首打招呼。

一辆黄色公交车穿过兴市,开进了山林之间,穿过大片的油菜花,路两边的冬樱花晃动着花枝像是在朝来客招手。

记者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美景,要不是司机师傅按了下喇叭把他唤回神,他都要忘了要把看到的美景给拍下来,于是就赶紧开机咔咔地一顿拍。

车上的乘客不时地惊呼:“太美了,这里就是富华村了?”

车上都是外地来的游客,没个人给解答,司机师傅没忍住,大声道:“这一片是其他村子的,近两年才种的油菜花,路边的樱花树是富华村出钱买树苗种的,从这里一直到富华村再一直到里面的村子,大路边都种了樱花树。”

这片地可不是属于小盘江村委的范围,都是旅游公司的陈总找镇上提的建议,把这一块地给用起来,当初大家都觉得浪费,现在种出来了,谁不夸陈总想得长远,看看这些游客,不知道多少人就是特意为了这一路的美景过来的。听说镇上还要把这一条路两边的地都给利用起来,做成个十里花海。

司机师傅趁机就给大家宣传起春天的杜鹃花路、夏天的百花田、秋天的韭菜花山,不仅仅是富华村,还有小盘江村委的其他旅游点都如数家珍,给他们推荐了这个时节最好玩的路线,听得大家都对这次出行有了十分期待。

“大哥您是富华村的?”

“我要是富华村的就好喽。”每年的分红看着人眼红啊,还有那么好的小楼房,建得真好,现在家家还都能在村里做生意。但他们其他村的生活也不差了,司机师傅很满足当下的日子,“我是其他村子的,和富华村都一个村委大队。”

记者把这个小细节给记下来,司机师傅说起富华村时的表情那么高兴、自豪,他还以为人家是富华村本村的呢。

他这么想,也就这么说了。司机师傅哈哈地笑着,却是给他提到了一个人,“我认识富华村的陈总,她啊,厉害着呢。”

司机师傅莫名其妙地提到了什么陈总,记者就把这个人给记下来,但都来不及问,司机师傅就开了车内的喇叭,提醒道:

“富华村准备到了,各位乘客检查好随身物品,不要落东西......”

大家率先看到了左边不远处的六排整整齐齐的砖红色小楼房,然后就看到了百亩果园,接着就是富华村停车场入口的牌子,再往前一点,又看到富华村的村牌,以及“最美乡村”“模范村”的牌子。

“富华村到了!祝大家旅游愉快!”司机师傅笑着大声道,眼尖地看到有个性急的乘客落下一个黑色包,赶忙把人给喊住,一直到最后一个乘客下去了,他又检查一遍,才开车驶向村委大队的停车场。

记者刚下车,就看着路上的指示牌,和下车的游客一起往里走,直接撇开了游客先是去了看起来环境不错的富华酒店办理入住,还好赶上了最后一间空房。也是这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跟着下车的那些人没过来办理入住。

原来这个时节,大家都更喜欢去住温泉休闲区的酒店,甚至有个温泉酒店里有天然的温泉,另一个酒店有人造温泉,总之入住那边的酒店可以免费享受泡温泉,还能单独一个小池。

他想改去订那边的酒店,前台就说那边没有预约是订不到的。只能暂时作罢。

在酒店前台拿了本《旅游指南》,认真规划这几天的行程。

花了五天时间把富华村和小盘江其他地方都给转了一遍,记者终于预定到了温泉酒店的房间,当天就享受到了自己一个小池泡温泉的快乐。

玩好吃好,记者终于开始去找村里本地人做采访,又去找了村干部了解情况,最后才找上旅游公司。

“做采访?”贺红接过了名片,发现这居然还是个国家旅报的记者,为难道:“我们陈总去市里开会了,要后天才回来。”

后天啊?那就赶不上回程的车票了。他也要赶回去把今年的最后一期报道交上去,想着他们报道的主体是富华村,少采访一个人影响不大,就麻烦贺红帮忙转达他想跟陈霖做个电话访谈的请求。

“好的,等陈总回来,我一定帮忙传达到。”贺红也给记者留了张名片,想了想,还加了□□好友,拜托记者在写好稿之后给她也看看。

这个当然没问题,记者也很爽快地答应了。

“下次过来玩可以跟我联系,欢迎顾记者再来玩。”贺红笑道:“夏天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顾记者有空的话一定要来看看。”

“好,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再来。”

富华村就被顾记者装进相机里、记在本子上,带回到了白雪皑皑的京市。

赶在又一年新春到来之前,国家旅报最新一期报纸的头条上就出现了“富华村”三个字。报纸内容同步更新到了国家旅报网站上,贺红也收到了顾记者寄来的报纸。

“咱们村登上国家报纸了!”

“真的假的?登上了人民日报还是光明日报?”最出名的就是这两个报纸了吧。

“是国家旅报!”张老师拿了张报纸展开,给不认字的老太公老太婆念出来,念到一些古诗词或者一些他们不理解意思的词语,他就停下来用白话文给解释一遍。

“上面写到了霖霖呢,夸她规划得好。”柳枝奶奶笑眯眯地看着密密麻麻都是字的报纸,她是看不懂那些字什么意思的,但不妨碍她听张老师念。

“前几天,来了个记者说要采访,就是国家旅报的记者吧?嗨呀,我当时赶着要回家收衣服没让他采访,早知道!早知道就不赶回家了!”

“你就会说你家宝贝孙子的事,人家记者不想听这些!”被人无情拆台。

有人听了一遍下来,意犹未尽道:“写得不够好啊,还没把咱们村的故事给挖掘出来。”

其他人哈哈大笑,都说下次就安排他去接待来采访的记者,“下次你去,说多点!”

陈霖去市区三天,连着开了三天的会,这次是刚好带着阿公阿婆还有宝宝去二医院检查身体,回到富华村没两天就知道富华村上了国家旅报的版面,这可真是件大喜事。

怪不得杜佳欢发信息恭喜她,当时她在开会,没继续追问下去,然后开会开得太晚她就把这件事给忘了。赶忙打电话去给杜佳欢,果然是为了国家旅报报道富华村这件事。

“我这哪有认识的人啊。”陈霖无奈笑道:“人家没提前说,过来公司要采访了才说是国家旅报的人,我还以为没那么快能见报呢。”

“那位顾记者倒是和我约了个电话采访,没聊多少,我听他的意思是暑假再过来一趟。”

杜佳欢:“那我到时候也过去,你给我介绍下。”

“好啊,等他确定了过来的时间我再和你说。”陈霖又问了她小孩的情况,刚要挂断电话,杜佳欢又道:“省电视台的人要下去给你做个采访,我估计是在年后,又要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她以为最多就是报社的记者过来采访,没想到是省电视台的来,想到市里电视台也在跟她约采访的时间,一时间有些感慨:富华村火了,没想到也把她给带火了。

和杜佳欢聊完,她就把去市里开会的会议内容给整理一遍,让贺红送去给陈光山,然后叫行政部的经理安排开会。

又是临近年底,公司上班到今天结束。今年破天荒地准备了年货,前几年都是直接发奖金,但今年不一样,今年是又发奖金又发年货。行政经理说奖金是制度、年货是温度,陈霖就给通过了年货采购的申请。

等她放假回家时两手都拎满了年货,也感觉到了沉甸甸的温度。

宝宝和严默、还有明生哥家的俊俊、明理哥家的甜甜都在客厅毛毯上,大人们坐在旁边边看他们边聊天。

严默爸妈是过年也不得空闲的大忙人,就连除夕也是要在部队里和其他人一起吃年夜饭。刚调回到京市,他们手头的事情多得忙不过来。

严川打电话给大哥大嫂说让爸妈带着默默在这边过年,等开学了再回京市。大哥大嫂想了想,反正他们夫妻两也没什么时间可以陪爸妈和儿子,还不如就在富华村和小弟一家过年,于是就同意了。

严默在这边玩得乐不思蜀,只要每天和爸妈打上一次电话,他也不想回京市去。

“哥哥,乖乖。”

宝宝拿着两块积木,一块按在严默的胸口上,一块按在自己耳朵上,小脸认真严肃,然后放下积木,拿起旁边的笔,抓着严默的手按下去,“打针针。”

打完还呼呼地给吹吹,然后摸摸严默的脸颊,夸他乖乖。接着又去找俊俊哥哥和甜甜妹妹打针。

陈霖回来时看到的就是四个小孩玩医生病人的游戏,忍不住失笑。她家宝宝之前最喜欢的就是扮警察,现在又喜欢上扮医生了。怪不得上次去医院体检的时候好奇地抓着医生的听诊器不放,看到别的小朋友打预防针也是目不转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