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3章(2 / 2)

——

外面的暗流涌动没影响富华村的过年氛围,这离过年还有段时间呢,路灯上、各家院子门口已经挂上了红灯笼。

学校开始放假,富华村又热闹了起来。

今年的分红要留到除夕前一天发,不仅是卖红心火龙果的收入,还有旅游公司那边给村集体的利润分红,两边加起来,今年的分红大概率是要翻倍了。

五叔现在有女万事足,天天抱着他乖女去面包店上班,一家三口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面包店里。

这小店单他们夫妻两个能忙活过来,带上还没满周岁的小娃娃就有些手忙脚乱了,他们想找人帮忙带带孩子,但还真没谁有空能帮忙的。

四公也带不来小娃娃,大堂伯又不停地接建房子的活,家里就没个女长辈帮忙。而侄媳妇林丹丹吧,她在旅游公司也有个售票的工作要做。于是五叔就和大堂伯商量着学陈霖家找个保姆,帮忙带带孩子,也能帮忙做做饭。

这个找保姆的活就交给了白阿姨,五婶让白阿姨帮忙介绍个合适的人过来。

陈霖路过面包店时,看到她的堂妹美美——一个才十个月大的小奶娃正捧着个小面包啃,而五叔五婶忙得团团钻,正好今天没事,她就进去把美美给抱走了。

美美天天跟着爸妈在店里,是个“有见识”的奶娃娃,被不太熟的堂姐抱走也不哭,大眼睛转动盯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霖霖,帮你五叔带孩子啊?”张四婶忙里偷闲和她打招呼。

“正好今天有空就帮忙带带。”

“严川出差还没回来呢?”村里的人虽然忙,但是私底下的八卦消息就没断过,只不过是传播得少了而已。像都住在老村的就很容易察觉,之前他们早上出门还能经常遇到严川出门上班呢,但严川有段时间没出现在村里了。

陈霖掂了掂美美,正好看到拎着行李包大步走来的严川,对张四婶笑道:“您刚说完他就回来了。”连她都不知道他集训结束的时间呢。

这人,平时出差的归期总是不确定的,会提前和她说大概的,有时候不准时的话就自己回来,还美名其曰给她惊喜。

“呀,说到就到。”张四婶也看到昂首阔步走来的严川,下一秒,看到陈霖抱着孩子走过去,严川也低头去逗孩子,看着像是一家三口似的。

有个认识陈霖但不是很熟的人看了,惊道:“陈总不是九月才结的婚,孩子都这么大了?”

张四婶哈哈大笑,解释说那是陈霖亲戚家的孩子。

路过面包店时,陈霖过去和五叔五婶打了招呼,把美美的奶瓶、尿布、衣服都给装好带走。出门接了严川,顺道拐了个奶娃娃。

美美好哄,给她冲了奶粉喝了,又换了纸尿裤,放在床上拍了一会儿就睡着了,不过白阿姨把美美给抱到了她房间去。

“陈霖,给我拿套衣服。”

陈霖边开柜子找衣服边嘀咕他经常忘记拿衣服。

等他穿好衣服出来,陈霖又给他找了条擦头发的毛巾,和他说起了粤省那边的消息,“你年后的假好请不?爸妈那边说要早点定日子下来,他们得去订酒店了。”

严川却是跟她了解粤省那边的情况,等她说完,严川又给周云旗打了电话聊了许久。

“回京市的事先放一放,我去和爸妈说。”

陈霖不由得也悬起了心,“是不是出现新情况了?”

“没事,周云旗那边没什么问题。他那收到的消息有限,我给几个朋友打电话问问。”严川从包里翻出手机,正要联系老朋友,看到陈霖一脸担忧,走过去抱了抱她,“要是有情况,新闻早就出了,先别想太多。”

粤省是人口流动大省,就兴市这边的人来说,外出打工的起码有一半是去粤省,要是真的有什么传染性强的疾病出来,再经过春运这一遭,她都不敢想象会是什么后果。而且富华村这边还是搞旅游的,放假期间不知道多少人来来往往。

等严川去联系了在粤省工作的几个朋友,回来后就说现在粤省正在安排专家调查,情况还没有确定下来,但确实是有医护人员感染了。

“目前还只是粤省某个市出现情况,没什么大问题。”

说是这么说,但严川还是打电话回京市,让他爸妈暂时先不要订酒店,等他三月份再请假和陈霖回去。

说好的春节前后,现在又延迟到了三月份,安敏心里有些失落,但也知道陈霖和严川工作都忙,就说听他们的安排。

“对了,家里药箱里的药是不是要换了?顺便准备些口罩和消毒液。”

“都准备好了。”陈霖又把陈明生准备的量告诉了他,“这些东西准备了也不会浪费,我就让他多准备了一些。”

好在,后面几天都没听到更严重的消息。陈霖和严川也就慢慢地把这件事给抛到了脑后,但他们的京市之行还是不能安排到春节后。

“年后我的工作有变动,还是在兴市,需要一段时间交接工作,所以,还是三月份再去吧。”

陈霖点头应好,又道:“村里从明天开始歇业,明天上午组织人挖莲藕,下午发今年的分红,晚上到村头吃饭。”

又凑到严川耳边小声道:“今年果园和旅游公司两边的分红,我总共拿了两百三十万。”清了清嗓音,这才恢复正常的音量,“你有没有什么想买的?”

严川差点忍不住笑出声,她这个得意的小样,活像拿钱调戏人的纨绔子弟。认真想了想,道:“家里的套快没了,你记得补货。”

陈霖:“......”

陈霖当没听到,自顾自地数着手指,“给家里换个大的彩电,看着舒服。说了好久的游戏机,买一个......哈哈。”突然被严川挠了下痒痒肉,陈霖还是破了功,没再继续数下去。

而是道:“环山道和环江道最多忙到明年八月份,公司各个部门不用我也能正常运行了,果园那边平时种植管理和销售渠道都有保障,所以我明年的工作量还可以。”

严川直接把人给抱过来,“所以呢?”

“所以,要不我们趁你还年轻,现在就可以准备要孩子了?”

严川:“......”心情复杂。

好消息是他老婆想和他生孩子了,坏消息是他老婆觉得他年纪大了?

自动忽略前面多余的那句,严川抱起人就往房间里走,“那就早点准备。”

陈霖想说倒也不用那么着急。

——

村里家家都闲了下来,严川还要去上今年的最后一天班,早早出了门。

下午他开车带着不少单位发的年货回来,刚开过村头,就看到村里大部分都集中了在了路边、桥上,池塘里的青壮年光着膀子下去,个个一身的淤泥。

在人群里搜索了一圈,才找到在凉亭二楼拿着DV机录像的陈霖,挪到他这边,还朝他挥了挥手,半个身子都探了出来,严川看得心头一紧,把车子停在路边,大步朝凉亭走去。

上来了才看到她脚下还踩了张小矮凳,好几个小姑娘也在二楼,看到严川上来不是喊“姐夫”就是喊“姑父”,有个小的先是喊他警察叔叔,被妈妈纠正后又改口喊他“姑公”。没想到他们辈分这么高了。

“你怎么把车停那了?”陈霖说他的车挡那里不好看,叫他下去把车开走。但严川不听,伸手环住她的腰,“你下去拍。”

“又掉不下去。”对上他严肃的表情,陈霖悄悄地撇了撇嘴,还是跟着他下去到桥上录像。

到了中午,村里的广播响了起来,通知各家的人带上户口簿三点半到村头集合。连着播了三遍,陈光山又骑着摩托车到老村这拿着喇叭喊了几遍。

白阿姨已经放假回家去了,家里就剩他们一家四口,难得家里今年出现有单位发的年货,一袋米、一桶油、一箱大红袍橘子、饮料、挂面......

都是些在超市都能买到的东西,但阿公阿婆就是觉得这些东西稀罕。实际上稀罕的是给发东西的单位。尽管陈霖一年收入的零头都比严川的高,他们还是觉得捧公家饭碗更香。

“明年你在旅游公司也给发年货,让阿公阿婆也乐呵几天。”严川给她建议。

陈霖乐了,还真行,但是一想到发年货还得操心采购什么东西,陈霖又觉得还是直接发钱最实在。

下午三点,陈霖把户口簿带上,阿公阿婆背着手走在前面,陈霖和严川慢悠悠跟着。随后,与三公、四公两家汇合上,又和别的家汇合,凑成了一个松散的队伍,说说笑笑地往村头走。

“霖霖,上次请的画家能不能再请一次?我这家里的墙想换幅画,一直都是那个孙悟空,都看腻了。还有我家另外一面墙,我也想给画上。”

“哎哟,对啊,还能换画呢,我咋没想到,那我家也想换。”

有了带头的,后面好几家都说要换画,陈霖就说等年后了,大家去旅游公司做个登记,到时候再去联系画画的老师。

许是手里有钱了说话也硬气了,第一个提出要重新画画的就说会自己承担费用,接着就有人附和。陈霖乐了,那好啊,既然大家有这个需求,必须满足啊。

难得人这么齐,陈霖就和大家聊民宿经营的情况,这一问,还真不少问题。

其中就是民宿是挣钱了,但是民宿和自家屋子住在一起,就怕有贪小便宜的人偷偷摸摸,也觉得那么多人住在家里会吵。

这些问题,开民宿的都会遇到,但大家也就抱怨几句,难道还要把客人都赶走不成?比起没钱,这些问题都变成了小问题。

柳枝几次要挤过来和陈霖说话,陈霖旁边不是严川就是谁家婶子,都没她说话的地,都走到村头了,才挤了过来,道:“陈霖姐,我明天去找你聊天可以吗?”

“可以啊,有悄悄话要和我说?”

“嗯,到时候再说。”柳枝看了眼陈霖另一边的严川,赶忙走回了家人那边。陈霖姐的老公看起来太严肃了,有他在旁边,她都不怎么敢和陈霖姐说话。

去年发分红是在她家小院子里,全村人挤得有的人只能爬上她家厢房房顶。现在好了,安排到村头这,舞台上摆了一排桌子,还接上了话筒。底下大家都是坐的圆桌长凳,家里人多的就能凑一桌,人不多的就只能两、三家凑一桌。

三公和四公家坐一桌刚好,陈霖家就和陈明生家凑了一桌。

还没到三点半呢,十几张桌子基本都坐满了,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次性塑料杯,中间还有饮料。有孩子在,桌上的饮料就留不住了,装了一杯就和自己的小伙伴凑一起去了,只是被家长再三叮嘱不准离开这块地方。

陈明发家的小玉特别乖,捧着杯橙汁咕噜咕噜地喝,偶尔探头探脑地来看严川。

李红梅笑着给她擦擦嘴,对陈霖道:“昨天严川回来,小玉就一直说要去警察叔叔家玩。这不是警察叔叔,小玉要喊警服姑父才对。”

小玉害羞地扭过一边去,不敢看严川。

陈霖开玩笑说严川穿着身警服在村里晃一圈,村里的小孩能安静半天。

没一会儿,就到了抽签的环节。

陈霖家派出了严川,居然又抽到了一号。

和平叔边翻开账本边笑道:“要不说你们是两口子呢,手气都一样。”

今年的分红比去年翻倍还多,每个人能领到一万。主要是红心火龙果今年盛果期,收入增加,还有今年旅游公司利润不少,而今年村里修路等有省里专项拨款和市里的奖金,所以分红都能分下去给大家。

陈霖家三个人户口在富华村里,就拿到了三万块。这笔钱陈霖一分没动,都给了阿公阿婆,留作他们的养老钱。

陈明发也拿到了钱,再拿出一点积蓄,把欠陈明生的五万块都给还清了。

无债一身轻,陈明发终于有闲心地陈霖聊别的,“严川的户口也跟着迁过来多好。”

坐旁边的周莎莎却道:“现在京市户口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不迁才好,以后孩子可以跟着上京市户口,升学压力没那么大。”

陈明发愣了下,他才知道严川是京市人,讪讪道:“不迁是对的。”

周莎莎挨着她聊天,旁边桌的江芸也挪了个塑料凳过来参与。

“以前我只知道村里发分红,但第一次知道一发发一万,还是一个人。”周莎莎感慨,这差不多是她半年的工资了。

江芸也道:“去年发了四千,今年发一万,要是让我娘家亲戚知道,肯定得让我介绍村里的小伙子了。”

陈霖笑了笑,一转头,看到杨将和杨柳树两人都缩了缩脖子。

哦,这两人现在是村里阿婆阿婶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发完分红,天色都暗了,这边的大灯亮了起来,张二伯开始吆喝小伙子准备上菜。

一年到头难得全村都聚在一起,本来是按各家分开坐的,后来就有几个要喝酒猜码的聚到了一起。严川太正气,村里阿伯阿叔都不好意思喊他。

还是他自己主动凑了过去,很快和陈明生他们这帮三十岁左右的聊了起来。

陈霖难得这么高兴,喝了好几杯酒,晚上和严川躺被窝里聊天聊到了一点多。

但没想到这份热闹很快就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