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辩解,没有咆哮,只有痛彻心扉的哭嚎。
“老臣治下不严,用人不察,致使朱勔、高俅之流祸国殃民,蒙蔽圣听,老臣罪该万死!”
他以头抢地,声声泣血,老泪纵横。
“但老臣对大宋,对陛下的一片拳拳之心,可昭日月!”
他这番话,看似引咎自责,实则是在第一时间与朱勔、高俅进行切割,将自已从“主犯”变成了“被蒙蔽的失察者”。
徽宗看着阶下伏跪的蔡京,脸上的雷霆之色早已被深深的疲惫与后怕所取代。
“罪在何处,你且说来。”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透着一股令人心寒的疏离。
“老臣……要弹劾周邦彦!”
蔡京猛然抬头,浑浊的老眼中,爆出一团骇人的精光!
“此人名为清君侧,实为乱国贼!他根本不是什么孤臣!他背后……勾结的是江南逆贼,方腊余党!”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的温度仿佛都降了三分!
方腊!
这个名字,是徽宗心头一根永远拔不掉的毒刺!
“陛下!”
蔡京的声音变得激昂而悲愤,“您想一想,昨夜汴京城中为何会钟声大作、处处起火?为何漕帮会倾巢而出,制造动乱?这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办到!”
“这分明是里应外合!是周邦彦与江南匪类约定好的信号!他们以闯宫为幌子,实则欲在城中制造大乱,而后引方腊余孽入京,再行那颠覆社稷的祸国之事啊!”
徽宗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不是昏君。
他岂会不知蔡京之言九分假,一分真?
但……他怕了。
他怕的不是贪腐,不是权臣。
他最怕的,是动乱!是皇权旁落!
一个通辽的权臣,朕尚能掌控;一个意图煽动民变、甚至敢于兵谏的“孤臣”,朕如何能容?
罢黜蔡京易,平定内乱难!
他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的挣扎已化为一片冰冷的决断。
“此事……疑点重重。”
他疲惫地挥了挥手,声音沙哑。
“那道血诏……那只箱子……暂且封存,交由皇城司看管。”
“杨戬!”
“奴婢在!”
“给朕去查!往死里查!”
徽宗的声音透着一股压抑的暴戾。
“朕要知道,到底是狼在咬朕,还是朕养的狗……疯了!”
“遵旨!”
杨戬叩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
蔡京叩首的阴影里,嘴角,勾起一抹毒蛇般得逞的狞笑。
他知道,他为自已,也为那桩天大的交易,赢回了最宝贵的时间。
风向,已然逆转。
而刚刚领着兄弟消失在城南陋巷中的周邦彦,还不知道,自已头顶上那“护民校尉”的荣光尚未散去,一张以“勾结匪类,图谋不轨”为名义的天罗地网,已经悄然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