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再次吹起,图纸的一角轻轻翘起。刘好仃抬手按了下去,指尖在纸面滑了半寸,确认胶带粘牢。
他转身拉开办公椅,坐下,打开电脑。屏幕亮起,登录内部系统,点进客户反馈后台。页面加载出来,首周数据已经归档:咨询量137条,订单21笔,转化率不到16%。他盯着数字看了三秒,鼠标滚轮往下拉,一条条翻看原始留言。
小李端着水杯从仿真台走过来,探头看了一眼,“头三天就爆了五十多个问题,我以为大家会问技术细节,结果都在问‘能不能装得上’。”
“说明我们讲的,不是他们想听的。”刘好仃把屏幕转向小桌方向,“都过来,看一眼。”
老黄从墙边走过来,手里还捏着刚打印的咨询摘录单。新人甲抱着笔记本从财务区小跑进来,发带松了一边。
四人围在小桌旁,投影仪亮起,三组图表依次浮现:咨询分类饼图、订单时间轴、高频问题词云。
“散热快、自己扛、能预警——这三句话确实传出去了。”刘好仃指着词云中心,“但‘适配’‘老机器’‘会不会坏’这些词,也顶上来了。”
新人甲翻了翻自己的记录本,“有十二个人问,换了新模块,原来的支架能不能用。还有人问,装上去后要不要改线路。”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信任问题。”老黄把摘录单拍在桌上,“他们怕换了新东西,反倒惹出新麻烦。”
小李挠头,“可我们图解里画了安装对比啊,还标了尺寸兼容范围。”
“你画的是理想状态。”刘好仃点开一条咨询记录,“这位客户说:‘我这台机器是2014年的,外壳都锈了,你们那图看着干净,但我这儿全是油泥。’”
桌上安静了一瞬。
“所以,不是他们看不懂,是他们不敢信。”刘好仃合上投影遥控,“我们讲的是进步,他们想的是风险。”
新人甲低声说:“那……要不要加个‘适配自查表’?比如列几个老型号,直接告诉他们能不能装。”
“可以。”刘好仃点头,“但得先搞清楚,到底哪些问题最常被问。”
他打开日志本,翻到空白页,写下第一行:“客户疑虑分类”。
“第一类,适配性。”他抬眼,“多少人问老设备装不上?”
新人甲快速翻本子,“截止昨天,三十七条明确提到机型老旧、结构不匹配。”
“第二类,耐久性。”刘好仃继续写,“担心新结构撑不长的,有多少?”
小李调出数据,“二十九条,集中在焊点强度和铝板变形上。有人直接问,‘你们自己用了多久?’”
“第三类呢?”老黄问。
“操作门槛。”刘好仃写第三行,“怕装错、怕接反、怕不会调的,一共二十一人。还有人问,‘要是装坏了,退不退?’”
新人甲补充:“其实我们有保修,但宣传里没提。”
“不是所有保障都得写在广告上。”刘好仃笔尖顿了顿,“但得有人能答上来。”
他合上本子,抬头看三人:“从今天起,咱们多做一步——不光准备答案,还得预判问题。”
老黄皱眉,“你是说,把客户当考官?”
“对。”刘好仃拉开抽屉,取出一叠空白卡片,“以后每条反馈,记一张卡,标类型、摘原话、写应对思路。先分类,再归档。”
小李接过卡片,翻了翻,“这……跟我们做技术日志差不多。”
“本来就是一回事。”刘好仃把笔分给他们,“技术是根,服务是叶。根深,叶才不会飘。”
新人甲拿起笔,低头写第一张:“问题类型:适配性。客户原话:‘我这机器十年前装的,你们的新模块能直接换吗?’应对思路:提供常见老型号对照表,附安装视频链接。”
小李写:“耐久性。‘焊点看着亮,但能用三年吗?’应对:展示实测四小时温升曲线,附拆解对比图。”
老黄迟疑了一下,也动了笔:“操作类。‘接线柱方向反了,会不会烧?’应对:在包装贴防错标识,附二维码教学。”
刘好仃一边听一边记,日志本上画出三个分支图:适配、耐久、操作。每个
“还有人问,换了新模块,会不会影响整机保修。”新人甲抬头,“这得法务定,咱们能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