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8章 双影争道,谁是真主(1 / 2)

秋生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那道熟悉的身影,正负手立于檐角最高处,衣袍在风中猎猎作响,目光遥望北方——正是九叔。

“师父!师父回来了!”秋生一声大喊,几乎跳了起来,脚下草鞋都跑掉了一只,也顾不得捡,拔腿就往厢房冲,“文才哥!快起来!师父站在屋顶上呢!”

文才刚合眼没多久,被这吼声惊得一个激灵,抄起床头的桃木剑就往外冲。

他三步并作两步跃上屋顶,喘着气站定,望着那道背影,心头却猛地一沉。

那人并未回头,连姿势都没变一下。

“师父?”文才试探着唤了一声。

依旧无言。

风掠过屋脊,带起一角衣袖,露出手腕——一滴血,正从指尖缓缓渗出,滑落至瓦面。

可那血竟如露入沙,不见痕迹,仿佛被什么无形之力悄然吞噬。

文才瞳孔微缩。

他悄悄从怀中摸出一块残破的玉铃坠——那是九叔当年以心头血祭炼的信物,断成两半,一半随身,一半留给他防身。

传说此物感应魂息,若真九叔靠近,必有共鸣。

他不动声色地将铃片置于瓦脊,退后三步。

假九叔缓步走过,铃片静如死灰。

没有一丝颤动。

文才心沉到底。

他缓缓收起铃片,跳下屋顶,一把拽住还傻笑着的秋生,将他拖进柴房,压低声音:“那不是师父。”

“不可能!”秋生瞪眼,“我亲眼看见的!他站那儿一动不动,就像……就像平时算卦时那样!”

“可师父从不会站在屋顶发呆。”文才咬牙,“更不会让血滴在瓦上却不留痕——那是‘影噬之体’,借命轮残丝凝形,专骗人心。”

秋生脸色变了:“你是说……有人冒充师父?”

“不止是冒充。”文才眼神渐冷,“是命轮最后的反扑。它知道‘道种’已成,师父的道统不再依附天命神授,而是扎根人间烟火——所以它要在这归位之前,毁掉我们对师父的信。”

柴房外,风忽然止了。

院中铜铃一声不响,仿佛天地都在屏息。

文才盯着秋生,一字一句道:“我们得试他。”

“怎么试?”

“问三件事。”

“哪三件?”

“第一,道为何物?第二,师徒何义?第三,百姓何求?”文才缓缓道,“这三问,只有真正的师父能答对。因为答案不在书里,而在他的心里。”

秋生怔住。随即重重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

夜幕降临得格外快。

乌云悄然聚拢,遮住月光。

义庄四角的镇魂灯忽明忽暗,像是被什么力量压制着。

而就在子时三刻,那道身影再度出现在屋脊之上。

依旧是那身青袍,依旧是那副从容神情。

可当文才和秋生并肩走出院门,仰头望向他时,空气中却弥漫起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师父。”文才仰首,声音平稳如铁,“弟子有一问——道为何物?”

屋顶上的“九叔”微微侧首,嘴角勾起一抹笑:“天地法则,唯强者执之。顺者昌,逆者亡,此乃天道。”

文才眼神一冷。

错了。

真正的九叔曾在暴雨夜指着田间犁地的老农说:“道在百姓呼吸间,在一饭一粥、一耕一织里。”

他深吸一口气,问第二问:“师徒何义?”

“九叔”轻笑一声,目光如刀:“不过工具罢了。成道路上,谁都可以舍。情义?那是弱者的枷锁。”

秋生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他记得那一夜,尸王破棺而出,师父为护他,硬生生用肉身挡下毒爪,血洒三丈,还笑着说:“傻孩子,师父不怕疼。”

文才缓缓抬起眼,问出最后一句:“百姓何求?”

话音未落,那道身影骤然变色!

“找死!”一声怒喝撕裂夜空,那“九叔”身形瞬间扭曲,化作一团黑雾扑下,带着腥风与腐气,直取二人天灵!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秋生猛地从怀中掏出一块封着符纸的陶片,那是他前日按师父教的法子,将村中孩童传唱的童谣刻入陶胎,再以香火封魂而成。

“师父说过——人心比符更灵!”

他奋力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