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05章 新的篇章(1 / 1)

惊蛰刚过,滨海城的樱花就迫不及待地开了。林悦推开书房窗户,看着院里那棵沈逸辰十年前亲手栽下的樱花树,花瓣落在刚停稳的黑色轿车上,像撒了层粉色的雪。

沈逸辰从车里下来,怀里抱着个熟睡的小男孩,是他们刚满三岁的孙子小安。“爸今天带他去公园喂鸽子,玩累了。”他轻手轻脚地把孩子放进婴儿床,转身看见林悦手里的文件,“董事会的决议通过了?”

林悦点头,将那份《林沈集团管理层交接方案》放在桌上。方案里清晰地写着:从今年起,她和沈逸辰将逐步退出集团日常管理,由以首席执行官张明宇为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全面接管,他们仅保留战略决策委员会的席位,更多精力将投入公益基金会和家庭。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兴起。去年冬天,小安突发肺炎住院,夫妻俩正在国外参加气候峰会,等赶回来时,孩子已经在IcU住了三天。看着保温箱里插着管子的小脸,林悦第一次真切地感到,那些被工作填满的时光里,藏着多少对家人的亏欠。

“还记得五年前我们在瑞士参加论坛,你说等集团市值突破千亿,就陪我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吗?”林悦靠在门框上,声音带着笑意,“现在市值早就翻了三倍,雪板都快放发霉了。”

沈逸辰失笑,从身后抱住她:“那下个月就去?正好看看那边的环保小镇,说不定能给我们的‘共生社区’项目找点灵感。”

他们口中的“共生社区”,是计划在滨海城郊区打造的公益综合体,集养老公寓、特殊儿童学校和可持续农业示范园于一体。这个项目从三年前就开始筹备,如今终于能亲自跟进每个细节。

交接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张明宇是他们一手培养起来的骨干,十年前从哈佛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华尔街的高薪offer,理由是“想跟着林总和沈总学怎么用商业做善事”。在最近的管理层会议上,他提出的“员工持股计划2.0”,不仅延续了林沈集团重视员工福利的传统,还加入了“公益积分兑换”制度,让员工参与慈善的时长可以折算成股份分红。

“张总刚才来电话,说新一代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通过验收,比我们当年的方案节能30%。”沈逸辰翻看着最新的技术报告,眼里满是欣慰,“青出于蓝啊。”

林悦正在给小安缝补被勾破的衣角,闻言抬头笑:“就像当年老董事长看着你一样。”沈逸辰的父亲曾是出了名的铁腕商人,临终前拉着他们的手说:“我这辈子只懂赚钱,你们能让钱变得有温度,是沈家的福气。”

四月的第一个周末,林悦和沈逸辰第一次以“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暖阳基金资助的乡村小学。孩子们不知道这两位陪他们放风筝、讲环保故事的爷爷奶奶是谁,只知道那个奶奶的口袋里总装着水果糖,那个爷爷会用树枝在地上画大海的模样。

傍晚离开时,校长硬要送他们一筐刚摘的草莓。车子驶离山路时,林悦看着后视镜里挥着手的孩子们,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啃冷包子的自己。“你说,我们算不算完成了当时的心愿?”她问。

沈逸辰握着她的手,看向窗外渐渐亮起的星空:“不是完成,是刚开始。你看,那些孩子眼里的光,不就是新的故事吗?”

车后座上,小安抱着一个孩子送的布偶熊睡得正香,嘴角还挂着甜甜的笑意。车载电台里播放着本地新闻,主持人正在介绍林沈集团最新启动的“乡村医生扶持计划”,语气里满是敬佩。

林悦关掉电台,车厢里只剩下轻柔的呼吸声。她靠在沈逸辰肩头,闻着他身上熟悉的雪松香气,突然觉得,比起那些写在财报上的数字,此刻的宁静与温暖,才是他们用半生光阴换来的,最珍贵的篇章。

前路还长,阳光正好,他们的故事,正以另一种方式,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