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12章 秘局(2 / 2)

“那粮仓的粮食呢?”蓝妙姬问。

“被漕帮运去黑风寨了,说是给盗匪当军粮。”赵文昌叹了口气,“我对不起平溪的百姓……”

陆曦拍了拍他的肩膀:“赵县令,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漕帮跑了,黑风寨还在山里,我们得赶紧准备,不然秋收后他们真的会来抢粮。”

第二天一早,陆曦召集县衙的吏役,当众揭露了王顺和李谦的罪行,把他们关进大牢。然后他又找张万堂,拿出漕帮的罪证——昨夜从漕帮汉子身上搜出的铁器清单。张万堂一看罪证,吓得脸色惨白,连忙答应把粮庄的粮低价卖给百姓,还捐了五百石粮食给县衙。

接着,陆曦让赵文昌帮忙,整理出黑风寨的地形——赵文昌之前查过黑风寨,知道他们的老巢在山里的黑风洞。他又让人去随州府报信,请求知府周博派兵力支援,同时组织百姓加固粮仓,还让衙役们训练百姓,准备抵御盗匪。

可过了几日,随州府的兵却迟迟没来。派去的人回报说,周知府说府城兵力紧张,抽不出人来。

“不对劲。”蓝妙姬皱着眉,“随州府再怎么兵力紧张,也该派几百人来,周博怕是有问题。”

陆曦也觉得奇怪,他想起周虎说的“背后有人”,难道周博就是漕帮的后台?他刚要派人再去府城,老典史陈忠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大人,这是从王顺的牢房里搜出来的,是写给随州府的信,还没寄出去。”

陆曦打开信,上面的字迹潦草,写着:“墨老,陆曦已查到黑风寨计划,请求速派兵力,除掉陆曦。”

“墨老?”陆曦盯着这两个字,“这是谁?”

陈忠叹了口气:“大人,这墨老就是周知府!周博的号叫墨庵,漕帮的人都叫他墨老。我之前不敢说,是因为我儿子被漕帮抓了,他们要挟我……”

陆曦终于明白,为什么周博迟迟不派援兵,原来他才是漕帮的后台!他看向蓝妙姬:“看来,我们只能靠自己了。”

蓝妙姬点头:“黑风寨只有几百人,我们有衙役和训练过的百姓,再加上赵县令熟悉地形,未必打不过他们。”

接下来的几日,陆曦一边组织百姓加固城防,一边让赵文昌画出黑风洞的地形图。蓝妙姬则带着衙役,在城外的要道设下埋伏,准备伏击黑风寨的盗匪。

秋收后的第五天,黑风寨的盗匪果然来了。几百个盗匪拿着铁器,气势汹汹地朝县城冲来。可他们刚到城外的山谷,就被蓝妙姬设下的埋伏拦住。衙役们箭如雨下,百姓们拿着锄头、镰刀,跟着衙役一起冲上去。盗匪们没想到会有埋伏,顿时乱了阵脚。

蓝妙姬提着剑,冲在最前面,剑光一闪,就砍倒一个盗匪头目。盗匪们见头目被杀,更是慌了,纷纷往后退。就在这时,赵文昌带着一队衙役,从山谷后面冲出来——他们绕到黑风洞,端了盗匪的老巢,还救出了陈忠的儿子。

盗匪们腹背受敌,很快就被全部抓获。陆曦让人把盗匪押回县衙,又派人去随州府,把周博和漕帮勾结的证据交给朝廷派来的巡按。

没过几日,巡按就带着兵来了,把周博和漕帮的残余势力全部抓获。朝廷下旨,任命陆曦为平溪县正式县令,赵文昌官复原职,协助陆曦治理平溪。

平溪的粮价渐渐降了下来,百姓们又过上了安稳日子。可陆曦心里却还有个疑问:周博背后,会不会还有更大的势力?那封写给“墨老”的信里,提到的“除掉陆曦”,是不是还有其他人的指使?

这日,蓝妙姬拿着一份密报来找陆曦:“随州下辖的另外几个县,也有漕帮的踪迹,而且都有官员和漕帮勾结。看来,漕帮的势力不止在平溪。”

陆曦看着密报,眼神变得坚定:“既然如此,我们就一个县一个县查,把漕帮的势力彻底清除,让随州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夕阳下,两人站在县衙的院子里,望着远处的田野。田野里,百姓们正在劳作,脸上满是笑容。陆曦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但只要他们并肩作战,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