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体微微前倾,镜片后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房间内所有的视线都聚焦在周秉昆身上。他双手平放在膝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沉吟片刻,抬眼迎向苏成九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平稳:
“苏副组长,北疆的局面,如今是稳了,毛熊那边吃了教训,一时半会儿不敢再起歪心。但特区草创,根基尚浅,百业待兴的同时,也意味着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略作停顿,组织着语言,目光扫过在座诸人:
“蔡挺凯同志在吉春主政多年,熟悉东北边陲的民情、地理、气候,更关键的是,他有在复杂局面下沉稳掌舵的经验,懂得如何平衡各方诉求,更懂取舍,协调资源。
北疆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狂风暴雨式的跃进,而是春耕秋收般的扎实积累,是把打下的根基夯得更实,把挣外汇的渠道理得更顺,让几十万扎根在那里的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安心生产。
这就像开荒,刀耕火种,驱虫赶狼之后,更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农,比冲劲十足的小伙子,更懂得如何避开冻土层,选好墒情。”他用了最朴实的比喻,却直指核心。
余秋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奏。赵副部长推了推眼镜,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
苏成九脸上那丝和煦的笑意更深了些,他拿起钢笔,这次不是敲击,而是轻轻旋上笔帽,发出“咔哒”一声轻响,仿佛为某个话题画上了句号。他身体靠向椅背,环视众人:
“秉昆同志考虑得很周全。北疆是块试金石,更是面向东北亚的门户,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是大战略。蔡挺凯同志过去,我们放心。”他话锋一转,语气沉凝了几分,
“这次工作组下来,首要任务是安定人心。一份调令,”
他拿起桌上那份印着鲜红抬头的文件,亲自递向周秉昆,“计委经济政策司司长,这副担子不轻啊。国家百废待兴,亟需有识之士在顶层设计上破局。
其次,就是刹住这股借题发挥的歪风!一个吉春,短短时间审查上百名干部?这哪里是查问题,这是动摇根基!江辽不能乱,北疆更不能乱!”
他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带着千钧之力,在安静的客厅里回荡。
窗外,风似乎更急了,卷着雪粒扑打在玻璃窗上,发出细密的沙沙声,更衬得室内灯火通明,气氛庄重而热烈。
接下来的时间里,围绕着北疆特区的下一步规划、脚盆鸡驻军如何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与战略支点、国家计委如何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调整产业布局、撬动技术引进,众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周秉昆结合图门江实践,条分缕析,数据详实,既有对国际技术前沿的敏锐洞察(如提及西方正兴起的微电子技术对未来的颠覆性影响),也有对国内基层实情的深刻把握(如地方工业配套能力不足的瓶颈)。
苏成九听得极为专注,时而追问细节,时而颔首赞许,手中的钢笔偶尔在纸上记下几个关键词。
余秋里则不时插话,洪亮的嗓音带着对宏观布局的思考,与周秉昆的微观操作思路激烈碰撞又相互补充。
烟雾在灯光下袅袅升腾,茶水温了又凉。直到门外又传来敲门声,周秉昆得到示意后,小跑着过去开门。
门外,工作人员的身后跟着满脸憔悴的蔡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