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07章 改良织机(1 / 2)

普通织布机织出来的布,又厚又粗糙,达不到售卖条件。

改良的重点是【提花】和【提速】,用最低的成本去改造,让织出来的布更精致,起码达到售卖的条件范围。

不然改良就没意义了。

所以,沈淮在普通织布机加装‘脚踏提综’结构。

普通老百姓织布时,主要靠手撩经线,一次只能织简单的平纹布,加装踏板,可以连接不同的经线综框,织出不同的花纹。

比如斜纹、格子纹、菱形纹,布面也更加紧实。

同时,在卷布端做配重。

拉动织机的时候,布会自动拉紧,不用手动去扯。

只要动作均速,不用担心结构松紧不一的情况。

另外,山蚕的线比桑蚕粗,需要调整经线之间的宽度,避免丝线过度摩擦,导致断线。

沈淮指导操作之时,钱同知和吴通判都来了。

看了加装改良设计图,又去看织娘煮茧缫丝。

很快,他们就发现脱胶环节跟平时的不一样。

“知府大人,锅里加了何物?”钱同知指着锅里,好奇的看向沈淮,“看着跟平时的不太一样。”

沈淮回了一句,“皂角。”

皂角?

那不是用来洗衣服的吗?

钱同知和旁边的吴通判对视一眼,满眼困惑。

沈淮见他们不懂,解释道,“草木灰能助其脱胶,皂角助其分解丝胶,水开之后,加入皂角,再把干净的蚕茧放入锅中,中火煮两刻钟左右。”

说着,他用木棍翻动锅中的蚕茧。

然后看了一眼院中的更漏,用筷子去夹蚕茧,“你们看,轻轻一扯,就能拉出长丝且没有硬芯,说明成了,而且脱胶很干净。”

接着,把煮好的蚕茧冲洗一遍,再放入准备好的淘米水中。

“这个又有何作用?”钱同知问。

沈淮,“这一步叫漂洗,能增加丝线的顺滑度,避免丝线光色暗淡,你们来了正好看一看,若是成功,下一步就是推行了。”

吴通判瞬间来了精神,“大人,下官愿意做先锋。”

钱同知纳闷:“……”

这厮怎么越来越积极了?

他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对于吴通判的上道,沈淮提醒道,“这份差事可不轻松。”

吴通判,“下官不怕辛苦。”

“顺利的话,得秋收之后了。”似乎想起什么,沈淮笑了一下,“不过,你怕是无暇分身了,因为贝壳坝还需要你去监工。”

吴通判一脸遗憾。

可是想想,筑坝也是大功一件,心情又好起来,“大人放心,前期的筹备,下官会安排好的。”

沈淮点点头,看向钱同知,“几日后的举人叙话,你替本官走一趟。”

“是!”

钱同知很清楚,秋后会很忙。

不仅要收粮税,修筑月亮坝,动员开荒,还要向郡内百姓推行改良的织布技术。

不管是哪一样,都极耗费心神。

钱同知和吴通判观看了将近一个多时辰,了解大致流程后,才回去忙。

沈淮呢,继续指导织娘‘试茧法’控温,导丝钩防卡。

两位织娘都是熟手,稍微提点便通。

所以沈淮只需动动嘴巴,适当提醒哪个环节需要注意什么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