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15章 烤炉的图稿(2 / 2)

正式收购,于4月7日上午进行,收购结束时,甲、乙双方当场结清各项费用。

甲方:___乙方:沈青

日期:1983年4月7日

周远:“协议里,责任划分挺完整的。”

说完,周远持笔在两份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接着,哗啦,撕下烤炉图稿和一份协议书,将它们叠好,收进自己的挎包中。

周远:“事情谈完了,我们回吧,下午,我和工人们交代一声,让他们给车加满油,再把麻绳、扁担、扒铲、磅秤等物,装进车兜内,再拿着烤炉图纸,去铁匠那里,加急定制一批烤炉。”

“稍等一小会儿。”沈青抄起扒铲,走进甘蔗地,再出来时,腋下多了一小捆甘蔗,“砍些甘蔗,带回家吃,周叔,等着,我再进去,给你也砍一捆甘蔗。”

周远拦住沈青,“不用,刚才我砍的那捆甘蔗,咱俩只吃了一小点,剩下的我带回家,足够我家里人啃了。”

沈青:“送人的东西,哪能送,啃过的。这样,我新砍的这捆,你带回家,地上这些,我捆一捆,拿回家自己吃。不然,我就再进去给你砍一捆。”

周远:“不用进去了,成,听你的。”

沈青:“明日收割甘蔗时,我要留几捆送给亲朋好友吃。”

周远:“没问题,开割前,你跟工人说一下要留的捆数就行。”

接下来,二人用麻绳,将甘蔗们捆好,再把它们搬进了车兜,周远启动拖拉机,原地掉个头,沈青翻进车兜。

突突---

拖拉机冒着黑烟,朝北边驶去。

放眼整条土路,属垂柳旁的地段最宽,不然,拖拉机想要驶回安宁村,只能向南、向西、再向北、向东绕远路了。

须臾,拖拉机停在看桃树旁的土路上,车子并未熄火,沈青翻下车框,从车兜内抱下来一捆甘蔗。

周远与沈青又寒暄了几句后,便驾驶拖拉机朝北边走。

沈青目送拖拉机消失在北边拐角处,方回到自家小院。

他用铡刀,把1/2量的甘蔗,铡成10-15厘米长的小节,丢到铝盆内,用清水洗干净后,放到阴凉处充当工人们的饭后甜点。

下午,沈青去了一趟村长家,想让李广田明天一起去水洼地,帮忙看秤、记账,沈青负责在地里监督,防止工人踩踏麦子,或者祸害菱角苗。

李广田欣然答应,沈青想支付报酬,李广田却不肯收,称...坐在低头看个称、记个账而已,又不掏力气,有计算器在,也不用费脑力,实在过意不去,给一捆甘蔗得了。

……

翌日,4月7日,阴。

天空有点发灰,云彩也失去了形状,就连从高空洒下来的阳光,也仿佛添了一丝灰色滤镜,不过,空气不闷,吹来的风,很清爽,没有湿气,估计不会下雨。

李大茂一行人来了后,脚不沾地的和水泥、运青砖、砌砖墙,沈青则走进厨房,分两次拢共烧了四锅热水。

烧完,刚把锅刷干净,院内就传来一道喊声。

“大青在家吗?”

声音浑厚有力,沈青听出来人是李广田,他走出厨房,瞧见李广田腋下夹着一个微鼓的黑色公文包,笑道:

“李叔,收甘蔗的还没来,紫藤萝棚架旁有椅子,你先在那儿坐上一小会,我去给你倒茶。”

李广田看向东边,那儿除了旧家具、一根木梁外,还摆了一张小矮桌和十几个小马扎。

卟---

李广田拍了拍自己的公文包,“我过去坐一会儿,倒茶就不必了,我包里装了两杯茶呢。”

沈青:“成,李叔,你先坐,我稍微收拾收拾,再过去。”

说完,沈青走进仓库,着手将要带的东西,装进挎包内。

另一边,李广田没有坐下,而是闲逛起来。

他和王川聊几句,夸赞他和的水泥稠稀程度刚刚好,装进橡胶桶,拎起提手,手腕上下晃动,令桶底有节律触碰地面,水泥浆内的大部分气泡,便会被震了出来。

还走进正房,望一望天花板,摸一摸青砖墙,沈青背着挎包,从仓库里出来时,正好瞧见李广田走出正房。

李广田:“大青,小楼夏天之前能建好吧?”

沈青:“能,收麦子前后,就能竣工。”

李广田:“我刚才进屋转了转,感觉...一楼温度比外面低很多,夏天住在一楼,估计都不用摇蒲扇。”

沈青:“李叔,我打算把二楼建成卧室,计划买两台风扇,夏天,在一楼或者院子里打地铺睡。”

这年头,当地哪怕没有汽车、高楼、空调外机,夏季气温也会在35度以上,不过,夜里凉快,屋子不过风时,村民们会在院子里打地铺。

李广田:“大队有一台风扇,按一下按键,扇叶便飞速转动,扇出来的风,风劲老大了。不知道,现在买风扇还需不需要票。”

沈青:“我听人说,一台风扇,额外多掏20块钱的话,就不需要票了。我回头问一问人,把风扇、洗衣机都买了。”

李广田:“经济一放开,就多了很多厂子,兴许真如你说的,买小机器不用票了。洗衣机好啊,夏天衣服又薄又轻,手洗很方便。冬天的衣服,泡了水之后,一件衣服十几斤重,洗好全家人的衣服,胳膊和腿跟灌了铅似的,重的不行。”

沈青买洗衣机,目的就是为了清洗厚衣服时,能够省时省力些。

“李叔,冬天的厚衣服,你和许姨若是洗不动,可以拿来我家,用我家的洗衣机洗。”

李广田摆了摆手,“不用,我家冬天的衣服,都是攒一块儿洗,一个冬天,顶多洗四次,我和你许姨一起洗,用不了多长时间的。欸,对了,院子里的旧家具,你打算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