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15章 烤炉的图稿(1 / 2)

周远不怕没有敢吃螃蟹的人,概因...他自己经营着好几个果蔬,分出去几名员工,在校门口、商场门口、旅游景点门口摆摊,1毛7一节甘蔗,还是很有搞头的。

玉城消耗不了这么多甘蔗的话,可以将它们销往别的县,只不过...4分钱一斤的收购价,实在是太贵了。

周远:“沈青,你提议零售时按节卖甘蔗的法子,听着挺不错,但是,那样做,势必会增加损耗。甘蔗,整根储存,能存放数月。

切开售卖,超过1天,横截面就会发干,甚至有可能被细菌入侵变质。

即便,采用...卖完多少节甘蔗,再去砍下一波甘蔗的策略,也无法保证当天切的甘蔗,当天就能卖完。

而且,这种卖法,很容易被人模仿,零售价不变,我的出售价变成5分钱,小摊贩们才敢冒险进货。

沈青,咱俩各退一步,甘蔗收购价定为3分钱,怎么样?”

3分钱一斤,算是高价了,一亩半地的甘蔗,产量在一万斤以上,几百块的收益,很可观了。

沈青:“3分5厘钱一斤,不能再低了。周叔,愿意花1毛多买一节甘蔗的,奔的是甘蔗口感和吃着方便,别的摊贩模仿时,能模仿‘吃着方便’这一条,却无法模仿‘优质口感’呐。

再者,把整根甘蔗砍成小段卖,只是我举的例子,你可以举一反三嘛。”

闻言,周远来了兴致,“怎么个举一反三法?”

沈青思索片刻,“比如,定制一个烧煤的烤炉,出售烤甘蔗,烤熟的甘蔗,风味独特,甘甜、解腻、滋补,卖价可以变成2毛一节,或者,增加削皮、切块服务。

3分5厘钱一斤,你若同意,咱俩现在就签合同,若不同意,我钻进甘蔗地,多砍几捆甘蔗,下午去一趟兴平村,向收购商推荐自家甘蔗。”

周远垂眸思索,收购价3分钱一斤,还是有得赚的,“成,3分就3分吧。沈青,我知道你见多识广,刚才你提到的烤炉,能给我画一下吗?”

“能啊。”

前世,一到冬天,随便去一条街,都能瞧见卖烤甘蔗的小车车,沈青从挎包里掏出本子和笔,按照脑海中买烤甘蔗的场景回忆,在纸上画出一个烤炉。

画完,将本子往旁边一递,“喏,给。”

周远接过本子,仔细瞅纸上的画。

纸上的烤炉,呈长方体样式,正面中间靠下位置,有一正方形的豁口,里面是空的,正面上方区域,有两个长方形的柜门,正面其余区域,纵横分布带有木柄的圆形柜门,背面有一垂直向上、圆柱形的烟囱。

纸张的右下角,画着长方形柜门和圆形柜门打开后的样子,长方形柜门,是合页样式的,打开后,里面是空的,圆形柜门,是抽拉式的,抽开后,柜底和柜壁,由竖向的钢筋+横向的铁丝组成。

周远:“沈青,这个正方形,是灶膛口,对不对?烤炉底部之上、长方形柜子底部之下的区域,是一个整体,往里头填木炭,钢筋+铁丝组成的柜子,能无死角感受到热量,对不对?”

沈青:“对,正方形是灶膛口,长方形柜子是储藏柜,可以存放未烤的甘蔗或者已经烤好的甘蔗,烤炉背面内壁、对应圆柱形柜子的点位,安有圆弧形铁片,将圆柱形柜子往里推,柜子接近底部区域,会被放在铁片之上。

一个柜子,能烤3节甘蔗,长方形柜底以下的区域是通的,越靠近灶膛口的甘蔗,熟的越快。”

周远:“烤炉稍微改一下,横向扩大一点,设置两个灶膛口,圆柱形柜子翻倍,如此,一波能烤出更多的甘蔗。”

沈青:“烤炉太大,搬运和操作,将会变得很麻烦,不妨...两个烤炉摆在一起。等天气再热一点,人们花钱购买热食欲望下降,可以兜售放凉的烤甘蔗。”

周远幻想一番几人合力搬大烤炉的情形,搬到一半,其中一个人坚持不住手滑了,烤炉向下倾斜,重重摔在了地上。

“沈青,还是你考虑得周到。

我今天回去,就找铁匠定制烤炉,其实,我感觉...圆柱形的柜子,可以改成长方体样式。

如此,即便不做烤甘蔗生意,烤炉也不会被闲置,可以用来烤...冰糖雪梨。

定制一些铝盒或陶罐,将雪梨、冰糖、红枣、井水,装入器皿中。

器皿塞进长方体样式的柜子,在校门口、纺织厂门口摆摊,应该会有销路。沈青,甘蔗收割一事,你不用管,明天,我会带着车子、工人过来,你可以在一旁监督。”

不负责砍甘蔗,倒是省力气了,“周叔,黄皮甘蔗品种特殊,给我留250个梢头,用来留种。”

周远:“留种...这块地下一季庄稼,还是甘蔗啊?紫皮甘蔗要不要也给你留一些梢头?”

沈青:“是啊,收割完甘蔗,把地整一整,就种下一茬甘蔗了。紫皮甘蔗,留600个梢头就行。”

周远:“成。沈青,采购和售卖甘蔗,有这么一条规定,不清楚你知不知道,给甘蔗称重时,会自动减掉1/10的重量。”

沈青:“我知道,梢头,不能吃,砍掉它,又会影响甘蔗的保质期,被减掉的1/10重量,就是梢头的重量。”

周远:“对,没错。沈青,下一茬甘蔗,啥时候收割,我先提前预定。”

沈青:“这个,我可给不了准话,甘蔗快熟了,我让乔宇给你报个信。”

去年,买甘蔗种时,张叔曾经说...现在种甘蔗,大概明年2月底能收割甘蔗,实际上,4月初才收。

周远:“也行,反正,乔宇隔三差五就会找你买菜。”

说完,周远把本子还给沈青。

沈青接过本子,翻到下一页,持笔写下两份协议书,签完自己的名字,将本子和笔,递给了周远。

“周叔,这是我写的收购协议书,你若没什么异议的话,就在上面签个字,然后,撕下烤炉图稿和一份协议书。”

周远接过本子,仔细瞅纸上的内容。

甘蔗收购协议书

甲方:周远

乙方:沈青

乙方于安宁村陶洼种了1.5亩甘蔗,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甲方以3分5厘钱一斤的价格,收购乙方的甘蔗。

甘蔗的砍割、称重、运输,全由甲方负责,甲方为乙方预留250黄皮甘蔗梢头、600根紫皮甘蔗梢头,给甘蔗称重时,自动减掉1/10重量(梢头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