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58章 制作度魂纸偶(1 / 2)

林青志递过一块干净的手帕,轻声道:“大爷,节哀。眼下先安置好老人家。”

“谢谢!”

李守业朝林青志点了点头,接过手帕抹了把眼泪,

“我爹是在这儿走的,按咱这的老规矩,得先搭个棚子,把他老人家暂且安置在这儿!”

说着,他跑回房子,从里屋抱来一块洗干净的白粗布,动作轻柔地将父亲的遗体仔细裹好,又踉跄着搬来一副用了多年的伸拉铁架棚。

在老槐树下,三人将铁架撑开、固定,搭起一座简陋却规整的临时棚屋。

待棚屋布置好后,李守业小心翼翼地将父亲的遗体安置进去,随后又从房子里的搬来供桌和香炉。

摆好供桌和香炉,他从供桌的抽屉里取出三炷香,点燃后插在棚前的香炉里。

香炉里升起袅袅青烟,缠绕着老槐树,飘向夜色深处……

做完这一切,李守业才转过身看向两人,脸上的悲戚淡了些,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

“走吧,去我家的扎纸作坊,得赶在今晚子时前把纸人做好,那是连通亡魂的最佳时辰。”说完,就朝房子走去。

两人默契地点点头,跟着李守业走进后院的扎纸作坊。

刚进到扎纸作坊,一股混合着竹篾、彩纸和檀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作坊不大,约莫十来个平方,屋里没点灯,只点着两支白烛,跳动的烛火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忽明忽暗,墙上的影子也跟着晃来晃去。

作坊中央摆着一张宽大的木桌,桌上整齐码着各色剪裁好的彩纸、削得光滑的竹篾、浆糊和几支狼毫笔,角落里还堆着一捆捆黄纸。

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纸人图样,只是图样上的纸人眉眼间,比寻常纸人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灵气。

李守业径直走到桌前,先从供盒里取出三炷香,点燃后双手捧着插进桌角的小香炉里。

待香火燃得稳定,他才拉开抽屉,取出三张黄色符纸。

他用朱砂笔在符纸上面飞快画着符文,一边画一边叮嘱:“二位,这能通亡魂的纸人,叫‘渡魂纸偶’,和普通纸扎不一样,有三大禁忌,你们可得记牢。”

梁兴和林青志凑近,认真听着。

李守业将画好的符纸分别贴在作坊的门上和两扇窗户上。

贴好后,他指着放在桌旁堆着的竹篾,一字一句道:

“第一,扎骨架时,不能用断的竹篾。

竹篾得是整根削成的,若是用断篾接骨,纸偶的魂路会断,魂魄附上去,容易被困在纸偶里出不来。

你们俩先帮我把这些竹篾削成一指宽的细条,下手轻些,千万别弄断。”

“放心,这点活儿,难不倒我们。”

林青志拿起竹刀,指尖在竹片上轻轻比量了一下,手腕微沉,刀刃顺着竹纹稳稳削下,一根光滑挺直、粗细均匀的竹篾便落在桌上。

一旁的梁兴也不含糊,拿起竹刀干脆利落,动作娴熟。

不过片刻功夫,好几根削好的细篾便整齐地码在了桌上。

他抬手将竹篾递过去,询问:“大爷,您看这样成吗?”

李守业伸手摸了摸竹篾的边缘,触感光滑无刺,紧绷的嘴角终于松了些,满意地点点头:“好,做得地道!”

待两人削好竹篾,他从彩纸堆里抽出一张正红色的彩纸,语气又沉了几分:“第二,糊纸时不能用口水沾湿彩纸。

人的阳气重,口水更是纯阳之物,一旦沾在渡魂纸偶上,会冲散纸偶里的阴灵气,到时候就通不了亡魂。

等会儿糊纸,你们用我调的浆糊,这浆糊里加了柳枝水和阴槐皮,是阴性质的,刚好契合纸偶的需求。”

说着,他从桌下拖出一个陶罐,揭开盖子,舀出一碗乳白色的浆糊。

碗里飘着淡淡的草木清香,与寻常浆糊的甜腻气味截然不同。

梁兴用手指蘸了一点,只觉得浆糊微凉,和寻常浆糊的温热截然不同,不由好奇地问道:“大爷,这柳枝水和阴槐皮,是不是得选特定时辰采摘的?”

李守业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问得这么细,随即点头:“嗯,没错,柳枝得是子时的露水淋透了的,阴槐皮则必须是老槐树根下背阴的那一面,只有这样,阴气才够纯、够足。当初为了采这些东西,我在后山跑了好几趟,就怕差了半点……”

接下来,三人分工合作。

梁兴和林青志负责削竹篾、裁彩纸,李守业则负责扎骨架、画纸偶的眉眼。

……

在三人通力合作下,木桌上的竹篾渐渐搭成了人形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