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95章 香灰写命那天,我听见了哭声(2 / 2)

昨夜未褪的青黑还挂在眼底,指尖却捏着半块残玉——那是他翻遍归墟罗盘残卷时,从夹层里抖落的古战场舆图。

“青玉共鸣桩。”他将舆图摊在郑灵萱面前,指腹划过图上朱砂点,“埋在讲习坛四周,能引动埋骨之地的英魂共鸣。你说要用人心动命簿,这些桩子就是扩音器。”

郑灵萱垂眸看那舆图,残卷边缘还沾着暗红,不知是血还是朱砂。

“需得引。”她抬眼时,眸中亮得惊人,“百姓的旧衣里有体温,断剑上有执念,残信里有未说出口的话——这些才是最好的引子。”

顾修然低笑一声,指节叩了叩舆图:“苏瑶已经带人去收了。”

果然,未到辰时,苏瑶就抱着半人高的竹筐冲进堂来。

她发辫散了一半,发间沾着草屑,竹筐里堆着褪色的粗布短打、边缘卷起的信笺、还有锈迹斑斑的断剑。

“西市卖糖人的老张捐了他娘的裹脚布,说‘这上面有他十岁那年被打的疼’;南巷的林秀才翻出亡妻的帕子,帕角还绣着‘平安’二字……”她喘着气,指尖抚过一柄断剑的缺口,“这把剑是城外乱葬岗捡的,剑格刻着‘李三’,我问守坟的老头,他说李三死时攥着半块糖,念叨‘我家娃该会走路了’。”

郑灵萱伸手接过断剑,锈迹蹭在她葱白的指尖,像一滴干涸的血。

她将剑贴在唇边,轻声道:“他死前最后一念是‘妻儿可安?’——就用这份念,去震他们的命簿。”

苏瑶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她抓过一块灰布旧衣,布角还留着奶渍:“这是张婶的,她说她闺女被改命早夭,可她总觉得闺女还在,因为每年清明,窗台上都会多朵小蓝花——”

“够了。”顾修然突然出声,声音里裹着化不开的沉,“辰时三刻前必须布完桩。”他转身时,青衫扫过竹筐,一片残信飘落在地。

郑灵萱弯腰拾起,见上面写着“阿娘,我在边关挺好,今年雪大,你烧的棉鞋够暖”,墨迹晕开,像两团化不开的雾。

布阵的夜极长。

郑灵萱立在坛边,看苏瑶带着影卫将旧衣缠上青玉桩,残信塞进桩底的暗格,断剑插在桩前的雪地里。

寒风吹过,旧衣的布角掀起,像无数只手在空气中抓挠;残信的纸页发出沙沙声,像有人在低声诉说;断剑的缺口闪着冷光,像未合眼的魂。

“要开阵了。”顾修然的手覆在她后颈,热度透过衣领渗进来,“怕么?”

“怕什么?”郑灵萱转头看他,睫毛上沾着细雪,“怕他们疼?怕他们醒?”她笑起来,眼尾的细纹里落着星光,“我怕的是他们醒得不够彻底。”

第二日讲习。

坛下挤得水泄不通。

周剑飞带着游侠们守在最外围,刀鞘撞着刀鞘,发出清越的响;张婶攥着旧衣站在前排,眼睛肿得像桃子;连平日只敢缩在茶馆里的说书人,都搬了条长凳坐在墙根,手里捏着块醒木。

郑灵萱没焚香,没执笔。

她只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轻声道:“我要讲个故事。”

台下霎时静得能听见雪落的声音。

“有个女子,被命簿写成‘该死于三月初七’。”她的声音像春溪破冰,“可她偏活过了三月,四月替邻居家的娃缝了肚兜,五月在院角种了株梅树,六月给卧病的老妇熬了七十碗药——”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张婶怀里的旧衣,“九月里,她抱着邻居家的小娃看月亮,说‘这娃的眼睛,像极了我没见过的孙儿’。”

坛边的青玉桩突然泛起微光。

第一根桩前的断剑震了震,锈迹簌簌落在雪地上;第二根桩上的旧衣鼓胀起来,像有人穿着它转了个圈;第三根桩里的残信“刷”地展开,墨迹在雪光里浮动,显露出完整的“阿娘,我想你”。

“她活到了腊月廿三。”郑灵萱的声音突然高了些,像敲在青铜上的钟,“死的时候,床边堆着二十双没纳完的棉鞋,窗台上摆着十七朵小蓝花——”

“那是我闺女!”张婶突然尖叫,旧衣从她怀里跌落在地。

她踉跄着冲上台,指尖颤抖着指向郑灵萱,“我闺女小名阿梅,她种的梅树今年开了花!”

青玉桩的光骤然大亮。

坛下炸开一片抽噎声。

卖糖人的老张蹲在地上哭,肩膀抖得像筛糠;林秀才捧着亡妻的帕子,帕角的“平安”二字被泪水浸得模糊;连周剑飞都红了眼,手按在刀把上,指节发白。

而在人群最暗处,三个灰衣人正攥着腰间的命簿。

他们的笔尖渗出血珠,在“三月初七”四个字上晕开,像三朵开败的花。

其中一个突然捂住鼻子,指缝间渗出鲜血;另一个颤抖着翻开命簿,扉页上竟浮起几枝梅花,淡粉的瓣儿,比真的还鲜活;第三个突然跪在雪地里,哭着喊:“阿禾,阿禾,我记错了,你根本没死!”

顾修然站在坛下,目光紧盯着那三个灰衣人。

他的手无意识地摸向腰间玉佩,指尖却触到一道裂痕。

讲习散时,雪停了。

顾修然留在空坛上,月光落下来,照得他腰间的玉佩泛着青灰。

他解下玉佩,借着月光细看——那抹陪了他千年的青莲纹,竟淡得快要看不见了。

“程七。”他低唤一声。

程七的虚影从香案后浮出来,面色比月光还白:“你早该发现的。”

“青莲纹是命簿给的‘正确标记’。”顾修然捏紧玉佩,指节泛白,“如今褪色,是因为她改得太彻底?”

“不。”程七的声音像冰碴子,“是命簿在排斥你——因为你本不该存在。你是她写出来的人。”

玉佩在顾修然掌心裂开,碎成两半。

月光漏进裂缝,照见内里刻着的小字:“此生命,自你口中生。”

郑灵萱寻来的时候,正看见顾修然低头盯着掌心里的碎片。

她走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那行小字,体温透过玉片传来,像有人在她心口重重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