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53章 刘春晓公派留学(2 / 2)

一番奔走下来,事情总算有了眉目。

经过层层协调,终于为刘春晓争取到了一个北清大学公派留学英国的名额。

当顾从卿收到确定的消息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立刻给刘春晓写了封信,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等到今年秋天,她就能踏上英国的土地,他们就能结束这漫长的等待,真正相守在一起了。

信里的字迹,都透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没过多久,使馆收发室就送来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是爷爷托人捎来的照片——刘春晓站在北清大学的银杏树下,笑靥如花,背后是“公派留学预备班”的横幅。

顾从卿把照片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每天看一眼,心里的期待就多一分。

他开始琢磨刘春晓来后的住处。

刘春晓肯定不能跟他一起住宿舍,不是住不下,而是不方便。

房间小隔音差,住在这他们怎么畅快的进行夫妻生活~?.??

使馆附近有间带小花园的公寓正在招租,阳光好,离伦敦大学也近,他已经提前租了下来。

甚至连书架的位置都想好了,左边放她的专业书,右边摆他的书。

新上任的蔡大使路过他办公室时,见他对着伦敦地图出神,笑着打趣:“看什么呢?又在给福尔摩斯设计新的探案地点?”

顾从卿抬起头,眼里的笑意藏不住:“不是,在看从公寓到亚非学院的路,看看哪条能少过几个路口,省得她迷路。”

大使了然地笑了:“听说你把未婚妻弄来留学了?

行啊,公私兼顾。”

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说真的,让她来也好。

你在这边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做事也能更踏实。”

八月的伦敦,顾从卿去书店给刘春晓挑参考书,特意选了本带插图的《伦敦漫步指南》。

寄出书的那天,他路过使馆的玫瑰园,见园丁在修剪花枝,忽然想起刘春晓最喜欢月季。

他跟园丁要了些花籽,打算种在公寓的小花园里。

日子在期待里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九月。

顾从卿收到国内的电报,说刘春晓的机票定在了九月初,一起的还有二十几位公派留学生。

他拿着电报,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三圈,最后忍不住跑到收发室,给国内回了封电报,只有八个字:“备好一切,等你赴约。”

窗外的鸽子落在窗台,歪着头看他。

顾从卿摸了摸口袋里的公寓钥匙,比起隔着山海的思念,最后几日的期盼,算得了什么呢?

他翻开《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的手稿,在结尾处添了一句华生的话:“最好的案件,从来不是独自破解的。”

笔尖落在纸上,仿佛已经看到秋天的码头,刘春晓笑着朝他跑来。

顾从卿也不知道自己咋的了,可能是开荤的男人憋不住?

成天成宿的想媳妇,有时候早上三四点就自然醒了。

……

刘春晓在国内念的是中专,这次能拿到公派留学的名额,已经是多方努力下的结果,算得上是走了捷径。

可若想直接在英国这边攻读医学专业,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中专的医学基础知识,与英国高校的要求相比,差距实在不小,很难跟得上课程进度。

顾从卿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他在给刘春晓的信里仔细分析了情况,也和她商量好了后续的计划:等她到了英国,先进入为她安排的学校就读,打好语言和基础学科的底子。

与此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学习医学相关的课程,一点点补足知识短板。

等到她的能力水平和各项考试都能达到要求时,再去申请转入医学专业院校。

这样的安排虽说是曲线救国,却最为稳妥。

刘春晓收到信后,立刻回信表示同意,信里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说自己一定会抓紧时间好好学,绝不让他失望。

顾从卿看着信,仿佛能看到她认真点头的模样,心里既欣慰又心疼。

他这边也没闲着,趁着工作之余,跑遍了伦敦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搜集了不少医学基础课程的教材和资料,想着等刘春晓来了,能帮她尽快入门。

除了这些,他还给刘春晓请了家教,是一位在伦敦的留学生,也是学医的,可以帮刘春晓打基础。

还可以带刘春晓练英语,毕竟顾从卿忙,下班之后那点时间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