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所知也是先人口述相传。口述历史是重要的资料没错。可也不能尽信还须要进一步查证。墓穴不是空的并不代表里头的一定是郑和真体。」
「所以鬼子去墓地查证郑和身份是不是」
听了江龙这番言论,张搴笑着猛摇头:「不他们是去找东西的。日本人现在应该没这雅兴。」
经过连串事件后,张搴对于自己的判断更加肯定。
「找东西挖宝」
「伙伴,哪一个盗墓者挖了墓之后,还这么大费周章做掩饰追查墓园主人的后人怕人不知道」
「也对。哪鬼子到底要找什么」
见江龙一脸困惑不解的认真表情,张搴故意捉弄起他:「那你得去问鬼子怎么问起我来我又不是鬼子。」
江龙叫张搴这里一搅,睡意消了大半当下应道:「可你也是个洋鬼子」
张搴故作狠瞪了江龙一眼。江龙犹是嘻皮笑脸。
「我知道。可我们现在没法抓个鬼子来问问」
「不过这事肯定跟郑和脱不了干系,对不」江龙回问。
张搴点头。
「所以,鬼子们肯定还没找到他们所要的东西」
「我想是的。」
这趟寻找古物的中国之旅,由于古罗盘仿品的意外现身。显然和张搴原先的推测吻合,和郑和下西洋搭上关系。更神奇的是似乎有意无意间和儿玉机关进行中的秘密行动扯在关联。张搴不得不重新思考眼下情形,试着理出点头绪来和未来的方向。
「cha,咱们当然不是鬼子。就是真找了鬼子鬼子说的鬼话也不一定可信。可假如咱们要真是鬼子,在南京没找着郑和的东西。那么接下来得上哪找」
别看江龙出身乡野江湖、生逢乱世没受过几天教育,许多时候神来一语所充满智慧和道理,比之受过高等教育学者专家也不恍多让。
张搴笑称这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江龙则说这叫「吃烧饼,哪有不掉芝麻。」
郑和七下西洋,经历数十年,航线长达万里以上,横跨亚、非两大洲,若是日本人在南京没找到线索,那么他们的下一步会选择在哪里落脚这绝对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张搴不语继续默默走着。江龙继续打着哈欠,转身望着陷入苦思的同伴,大概觉得问题提得不是时候,于是叉开话题:「甭烦恼。回去有的时间慢慢理头绪」
「是睡觉吧伙伴」对于同伴的善意总不能视之不理。
「这说法也不能算错吧人吃饱了、睡足了、脑子就清楚肯定好理头绪。再说郑和也得睡觉」
望着宝贝同伙,张搴怎能愁眉不展:「是是你说的有道理,郑和也得睡觉咱们回去理头绪」
二人并肩而行,很快消失在大街上。
第35章抽丝剥茧
更新时间2007123123:01:00字数:1386
南京1940年
回到住所后,江龙很快便上周公哪理头绪去,不时发出轰天巨雷般的鼾声。
另一头的张搴,翻来覆去不能成眠。倒也不全因为同伴豪放的打呼声。马大爷的古罗盘和江龙回程途中所提出的问题,反复在张搴脑海中回荡着。
「如果是日本人,南京没找到所要找的东西,接下来得上哪去找有关郑和的线索」
原先只是日本人、儿玉机关的问题。八杆子也扯不上的麻烦。不料这会在古罗盘仿品现身后。现在张搴想松手,只怕也找不出理由。
姑且不论日本人是不是存着和自己相同的目的。至少在大目标上一致。多年经验告诉自己,追寻古物这差事,说信不信还真有几份玄妙之处。
寻不寻得上,找不找得着,除了科学知识的判断外,还得看有没有缘份。「古物有灵」,得碰上有缘之人,才会现身。打从昨夜的拨云见月,今晨的罗盘现身。若再往前推到自投罗网找上赖德曼、奥斯汀。全说明一件事,这事真和自己有缘。再加上是儿玉机关。把事全兜一块来看,而今想置身事外,恐怕老天上帝都不容许。甚至罗盘、地图和龙钥匙的主人更不会答应。如今只得这事,全当成是自己的任务,继续追查下去。
张搴辗转难眠,索性翻身下床,来到前头的客厅,独自泡了壸龙井,一口一口啜饮着热茶,一点一滴思索着事情的来龙去脉。
张搴心知,日本人不太可能为了验证郑和的真体而这般大张旗鼓。纵使对于这段中国历史再有兴趣,也断不会挑在这时候,花这么大工夫来做此事。再则这事还动用了日本军方的配合,足见非同小可。自甲午战后,日本军方从未在战事上失利,使得军方在日本的地位异常强势,断无可能轻易去配合一个贸易商,无论这商社有多大多重要。由此判断不太可能是项单纯的考古或是商业行动。所涉及的层面必定比想象中来得更高、更广。
张搴望着杯中平静的茶水,脑海中不断翻搅。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为何据中国正史的记载,主要有四:首要是寻找靖难之役中失踪的明惠帝,再则是宣扬大明的国威、连盟并对抗包抄北方边患,特别是帖木儿帝国。这些目的就今来看,应该全和日本搭不上边。郑和出使最后、也是最次要的目的,才是和这些往来国家发展贸易;这点倒是勉强可以和儿玉机关这个神秘莫测的日本大商社扯上点关系。
「建文皇帝、大明帝国、帖木儿帝国如今全成了历史,烟消云散。莫非日本人的行动真和贸易、物资扯上关联」
张搴心中暗自问道。
「若真是如此,那么古里可是个重要的地点。」
明白郑和出洋历史的人,都知道古里国可是当年郑和远航时最重要的中继站,且当时与明朝的贸易往来极其频繁。除了和明朝友善贸易外,古里国还多次派遣使臣到明朝朝贡。而历史上最重要一点,也是最启人疑窦的一点就是郑和并未在中土大明去世,而是客死异乡。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于古里国,也就是现今印度的科泽科德。
张搴坐在椅上,倚着桌面自言自语:「如果日本人真想在郑和墓里头,找些东西。除了牛首山外古里应该是个选择古里古里。」
张搴又啜了口茶,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思索之后,杯中的热茶早已经凉透。但张搴心头却慢慢热和起来,对于未知的下一步逐渐有了个比较明确的轮廓。
思及至此,张搴壑然开朗。望着眼前这个仿明朝官窑青花的典雅茶壸,后头屋内又传来阵阵如雷的呼声,张搴嘴角不觉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