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86(2 / 2)

“呼呼”

劲风拂面,石之轩大鸟般冲上半空,从宫城隐蔽处越过,落向街道旁的小巷。

出乎他预料的是,刚刚首次施展这等奇诡莫测的精神异术,令他感悟颇多,不知不觉间放弃了与胡绮韵之间的感应,专心沉浸入对心灵和精神力量之奥秘的思索。

尽管他前世曾臻至返虚妙境,然而在运用心灵和精神力量之时,终归无法避免肉身限制,更遑论无视空间的障碍,时间的延误

其实秘诀正在道家奉为无上圣旨的物极必反,道穷则变之中

当他感觉到肉身成为心灵的枷锁时,唯一的方法,就是由有身变无身,而达至这境界的法门,就是把心这堵定内外的围墙拿走,让人这太极重归于宇宙的太极,既无人身,何来困境

要把心拿开,先要守心,当守至心的尽极,物穷则变,始能进军无心的境界。

从而刹那间抛开一切念头,精神自然而然贯注灵台之间,任得光阴流转,万物变幻,总之不存一念,不作一想。

浑浑沌沌,无外无内,无人无我,没有空间,没有时间。

尽去诸般相。

灵神不断提升,众念化作一念,一念化作无念,虚虚灵灵,空而不空。肉身的感觉虽然还存在,但似乎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时间似若停顿,没有前一刹那,也没有后一刹那

石之轩知晓,这该是当世道、佛修心炼性,追求成仙成佛的必经关卡,亦是康庄大道。

而魔门高手大多不修道心禅境,难以稳定增强精神灵慧,却要驾驭一身极端霸道或阴损的浑厚真气,并使之随心所欲,控制入微。

因而强横的精神力更加不可或缺,唯有借助苦行的法门。

修魔功者或自残体肢,或做出种种令自己心灵煎熬、感情崩溃的残虐身心之行径,硬生生淌过走火入魔的鬼门关,直至意志完全驾驭肉体之上,以精神战胜物质,自然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肉身及真气。

可惜此法终究有其极限,佛门亦曾热衷,后又果断舍弃

例如石之轩最熟悉的禅宗,达摩、慧可就玩儿过这个,慧可的一条手臂就是他自己挥刀斩断的,而之后的僧璨、道信则对此法敬谢不敏,绝口不提了。

不仅仅因为此法过于狭隘,过程往往惨不忍睹,难以在广阔大众中普及不说,亦不为中土文明道德中,根深蒂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一观念所接受。

更因为,此法其实远远比不得纯以守心的功夫达至无心的境际,自然而然精神超越肉体和物质的无上境界。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四百零九章再临栖霞

春风清新,月色如水。

栖霞寺殿阁起伏,阴影斑斓,在夜月下少了些雄浑古拙之意,多了点阴森幽谧之气。

宛如在深海的至低处,智慧大师的意识慢慢从无限的深度,浮上水面来。

水面上就是所谓的现实世界。

毫无征兆的灵觉天机,使得智慧大师从深沉的禅定中,不由自主的醒转过来。

他的感官立时展开迅速的活动,由近及远,将斗室、禅院,乃至近乎整个栖霞寺的一切动静,霎时间犹如清晰倒影,尽数纳入明镜般的定慧禅心。

而仅次于禅心感应的听觉亦告诉他,周围是出奇的平静,和入夜时分他进入这深沉的禅定前,那寺僧往来,嘈吵热闹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一切,似乎毫无异常

智慧大师依然保持跌迦盘坐的姿势,缓缓睁开双眼,充盈祥和的目光灿然生辉,浑身气势平静如昔,但却开始进行迎敌前的自我检查的工作。

稍稍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他竟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并非他以前禅定后他会有久睡後那种昏沉,亦或气血淤塞,腰酸腿疼。

事实上,修行法华精义,摩诃止观禅法到了他这种层次,止是定,观是慧,摄散心入止为定,静明观照为慧,止中有观,观中有止。

无需刻意保持,亦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大澄净、大欢喜、大智慧的无我无相状态,不论跌迦禅坐,亦或沉眠多久,绝无“不舒畅”之理。

然而这半晚的禅定,他的禅心竟在不知不觉中,偶然遁入可遇而不可求的无限寂灭境地,灵觉无限敏锐,乃至于不可能中生出犹如“预知”的模糊感应,隐隐明晓有不速之客即将到来。

此时此刻,他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欢呼,念头转动灵快,功力更见精进,此番获益之大,几不输于初次借助和氏璧修炼的成果

毫无疑问地,他又向着摩诃止观禅法最高层次的一念三千之境前进了一小步。

一股淡淡的喜悦,涌上心头,转瞬间又似流光般逝去,未曾给他定慧澄澈的禅心染上丝毫尘埃。

目下虽是置身於一间简陋朴实的禅房斗室之内,在他的眼里,却是胜比皇宫别院。

每样东西都出奇地美丽。

在窗外透进的月光下,一切事物都净辉闪闪。

墙角新增的蜘蛛网,地板上的陈旧蒲团,其存在本身,已隐含至理,带有某一种超越物质的深义。

智慧大师环顾四周,看到了平时完全忽略了的事物。

仅仅是堪比顿悟的半夜潜修,他的意识和感官,起了惊人的变化,就好像一条长住深海之下的小鱼,第一次浮上水面,接触到水而上那奇异美丽和动人的世界。

一阵若有若无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路,在步声之中,还夹杂着一种极轾微的声音,都逃不出智慧大师听觉的警戒网。

在这临敌前的一刹那,一种至静至极的灵觉从他的脑海深处升了上来,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安静和快乐。

在这静谧空旷的斗室内,他首先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血脉流动的声音、地洞里老鼠移动的声音、木梁内的虫声。

灵台清明晶透,四周环境内每一个声音,由呼吸的风声,以至微不可闻虫蚁爬行的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