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他均在同一时间内感到和听到。
通常一般人的感觉,一时间内只可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例如在集中精神去听流水声时,自然忽略了风声,反之亦然。
但像智慧大师此刻这样同一时间内,同时听到种种不同性质的声响,已是一种超越平常感官的超感觉。
他不止听到声音,同时更感到各种不同类形的生命和他们的活力。
便在这前所未有的空灵一刻,他感触到一股庞大无匹的精神力量。
假设嘉祥大师是一棵隐含勃勃生机的枯木,帝心尊者是一尊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像,道信大师是山林间一阵清风、一溪清泉。
那么这不请自来之客,就像一团巨大的森森黑暗,乍看似高悬九天、绽放无穷邪光的漆黑大日,却潜藏着吞噬一切光与热的深渊黑洞。
然而不知为何,智慧大师又隐隐觉得,对方呈现的精神“本相”,总有种雾里看花、水中观月的朦胧感,如真似幻,更添几分诡秘
他生平所见,或许仅次于向雨田的邪人,正逐渐接近。
智慧大师左手一如既往的匀速拨动着檀木佛珠,右手徐徐抬起,当胸竖立,似乎仅仅是平平常常的单掌合十行礼的前兆而已。
但熟悉他的嘉祥等其余三大圣僧无不知晓,他臻至化境的心佛掌,正蓄势待发,或许下一瞬就会击出生平最为强横的一击,偏偏浑身气势却内敛之极,近乎无形无相。
唯有他双目亮起的平静而圣神的光采,证明其精神已然凝聚到巅峰状态。
恰在此时,龙吟长啸从夜空穆然降临,铺天盖地的笼罩整个寺院、山峰,雄浑浩然的大圆满意境充塞天地。
“镗”的劲气交击声突兀炸响,令人气血震荡。
下一瞬,“轰”然一声震天巨响,一件物事硬生生撞破墙壁,迸发满室碎石尘土,却又在智慧大师三尺外戛然而止,跌落弥散,令他油然无奈:帝心总是戒不掉心急的毛病
扫了一眼透墙而出的小半截禅杖,智慧大师不疾不徐的起身迈步,推门而出。
对面殿顶,帝心尊者孤峰耸峙,肃然俯瞰。院中左侧,一黑衣蒙面人腰悬长剑,负手而立,气度卓然。
两人眼中锋芒毕露,犹如神兵宝刃,在虚空中交锋,丝毫不因智慧大师的出现而有所转移,而智慧大师在迈出房门后,并未逼向五丈外的黑衣人,仅是止住步伐,静立在屋檐下。
长空黑云疾走,顷刻间遮住皎月,地暗天昏。
一阵凉意弥漫的狂风袭来,刮起院内满天尘土,可是一上一下对峙的两人,衣衫寂然不动,有如两尊石制的神人。
帝心尊者一生中,从未见过任何人的眼神,及得上这黑衣人一半的锐利,尽管这已是两人第二次交手,但在上一次,对方尚未有如此超拔成就。
惊人的地方,更在於其眼光形如实质,像一个千斤重,从自己的眼中透入,一下又一下地,重重敲在帝心尊者心灵的深处。
他突然呼吸不畅,心内惊悸,全身似欲软化。
一种软弱绝望的感觉蔓延全身,觉得面对的这敌手,是个全无办法击倒的巨人,哦不,是魔神
天空骤然一亮,是黑云走过,皎月净辉重新洒下,充斥天地。
帝心尊者受此自然界的感召,禅心倏震,霎时恢复正大光明的大圆满意境,妄尽心澄,万象齐观。
脑中不知何时急转不休的念头毅然顿止,胜还是败,败亦是胜,两者浑成一体,无分彼此。
整个人的精神,与万化冥合,重归自然,刚才被黑衣人击开那丝心灵空隙,转瞬间缝合无间,再次浸入真如不动的境界。
“阿弥陀佛”
帝心尊者口宣佛号,压下心头余悸,沉声慨叹道:“一别数载,未想阁主的修为已至如斯境地,贫僧佩服
不过,阁主刚刚所施展的手段,似乎并不是补天阁的武功路数”
语气坦然,既自叹弗如,亦毫不掩饰惊讶之意。
黑衣黑巾裹得严严实实的石之轩,同样心下稍稍讶异,刚才他藉由阳神之力模拟魔种异能,于目光交接中施以精神转化的力量,令帝心尊者心灵深受重压,在其脑海内种下必败的种子。
本已濒临成功,但对方却忽然灵机觉醒,谨守本性真如,竟使自己功亏一篑。
其中固然有运气使然,有着黑云过月,天色交替的自然因素为助益,然而若非帝心尊者本就意志坚定,禅心灵敏,亦绝不可能如此轻易就抵御住这无限接近于返虚境界的精神侵袭。
第四百一十章即兴之作
石之轩不忧反喜,如今的他已是对手难求,若是帝心尊者这么容易就着了道儿,就代表四大圣僧一齐出局,那可无趣的很
当即洒然道:“和尚既已猜到其中关窍,又何必明知故问”
帝心尊者喟然叹道:“果然是道心种魔大法,邪帝一脉后继有人矣”
“嘿”石之轩不置可否,直言不讳道:“本人此来,对和氏璧势在必得,你们也不必自持圣僧的架子,非要单打独斗。
不拘二对一,还是三对一,本人一概接着就是”
言罢仰天长笑起来。
帝心尊者和智慧大师遥遥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底的凝重,智慧大师口宣佛号,侧身向着石之轩迈出一步,似有接战之意。
大笑声中,不待帝心尊者和智慧大师答话,石之轩缓缓左转,撞破了紧闭的院门,走到院落外的过道上去,留下一个人形的破洞。
就像一般人走出一道敞开的大门一样,行云流水,没有丝亳阻延和迟滞。
智慧大师全神贯注,将黑衣人的每一个动作,由转身、破门以至大笑、眼神,腰脚肘膊的配合,都不放过。
只见其动作与动作间,恍若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使人亳无可乘之隙。
智慧大师运集全身功力,迈出一步,本已如箭在弦,伺机而发,可是黑衣人全无破绽,那蓄满的一击,始终不能击出,登时心口一片烦躁,难过之极。
因之前禅功颇有进益而保持的无限空灵状态霎时消弭,不由气息一滞,跌出巅峰状态。
一招未出,智慧大师便先受挫
双手合十,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智慧大师胸前一松,回复畅顺。
明晓当务之急,是要找出隐在院墙外的黑衣人下一步的行动,智慧大师重新收摄心神,专心一志,通过禅心感应,搜索黑衣人的踪迹。
殿顶之上,帝心尊者将智慧大师的窘境收入眼底,不由眉头紧蹙。
尽管他居高临下,清楚的看见院墙外的黑衣人正在向着和氏璧所在的小院而去,但他却不能出声提醒。
在这等层次的交锋中,外人的任何提醒和干预,不仅会使得智慧大师的信心和气势再次受挫,而且毫无作用智慧大师此刻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知道对方的大致位置和行迹,更要以禅心锁定对方的精气神,否则仍然无法出手
智慧大师缓缓步出院门,同样向着和氏璧所在的小院而去,黑衣人并未出现在他的视线内,该是早已隐入某个转角。
而在他专注感应之下,周遭数十丈方圆内,连虫蚁触地的声音都成网内的鱼儿,没有一点漏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