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6(2 / 2)

“嘿嘿,你们都错了,秦先生为人高义,他来讲学,其实根本原因是要解决自己随从武士的苦恼。”这倒不是秦凡放出的风声,而是专诸露出的口风。

总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当秦凡站在讲台上时,下面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的听讲者,这群人中,身着华贵服饰的贵族有之,亦有部分士卒,甚至小统领,还有商人、农民等等。

不仅如此,更有许多从吴国都城赶来的各学派传人,根据皇甫讷私下与秦凡的通气,这些人有墨家、儒家、法家、杂家等各个学说流派。

可以说,如果秦凡这次讲好了,他的名声威望将上升一层高度,而如果他没讲好,连他师父言易都要收起连累,名声扫地。

秦凡对此倒没有太多负担,言易身份复杂,对秦凡隐瞒不少,自秦凡知道此事后,对其的尊敬早已消退不少。当然,为达自己的目的,这次的讲学,秦凡是要全力以赴,务必令其成功的。

本地县城令先是安定了秩序,随后有请秦凡上台讲学。

“诸子百家,各言各论,所求的根本,无非是要社会统一、和谐,所谓天人合一、所谓大道至理,追求的根源皆在于此。”

秦凡的第一句话,百家的各个流派人物皆是点了点头,其实他们今天前来,没有太多善意,大约的意思就是要看一看这年轻人的道行见识,只是没想到秦凡的第一句,便言简意赅的概括了如今的诸子百家思想,一时间均觉震撼。

看到这一幕,秦凡心中大定,身为一个宅男,他其实并没有多少受万众瞩目的经验,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让他跑到台上唱首歌估计都腿颤,但在安逸世界中,秦凡背靠安逸系统,又比本世界土著多了几千年的见识,这才底气十足,他如今说的这些话,无非都是网上对诸子百家的概述,现代人听着觉得没什么,但对于当时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的众土著来说,当真是振聋发聩,顿觉大道伦音。

却听秦凡话锋一转,指着身边的专诸道:“我身边的随从武士,他原本并不愿给跟随我享受荣华,甚至直到此时,仍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今日之讲学,缘由也在此。”

“专诸所虑,在于小家,由他的父母、姐妹、众多亲朋组成,他不舍得自己生活多年的圈子,这是其一,其二,专诸坦言自己是普通平凡百姓,他胆子不大,不愿给我冒险,这是人之常情,我自然可以理解。”

听到此处,那些流派传人均是皱了皱眉头,觉得秦凡的话突然变得平淡起来,不过因为开头所言,倒也能耐心听下去。

倒是许多普通百姓,此刻均是点了点头,感同身受。

今日第二更

第四十四章言行说与天问

“深入思索,不愿离弃亲朋,最根本的原因,是担忧他们今后的生活,再加上同样担忧自己的未来,所以才有此念,那么解决专诸的问题,就需要同时解决这两个方面。”

“我有一策,可解其烦恼,名曰镖局”

秦凡照搬后世出现的镖局概念,阐述了一遍,这是明清年间才出现的事物,在此刻的许多人听来,都颇感新奇。

“镖局有三大好处,其一,集中人力,让专诸的所有亲朋都聚集在一起劳作,大圈子不变,生活环境等若不变,甚至因为人力聚集,还少了许多意外危险,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我想专诸不愿离开,也是怕再回来时,家人已出了什么意外。”

“其二,我会让专诸本人负责此事,训练镖局护卫,他不仅为我出力,更为自己出力,因为镖局的利润,今后我同样会分润给他一半,这是他最关心的自身前途问题,我想,这个条件他会答应。”

说着,秦凡看向专诸,却看到这个汉子激动的脸面通红,又有些惶恐不安,有一种瞬间承担大任,害怕无法完成的感觉。

“其三,镖局通行天下,这天下之大,世界之精彩,是没见过的人无法想象的,若能平安的走出去转一转,我想,没有人会不乐意。专诸之所以拒绝我的根本原因,是他本人几乎没有生活目标,他只知干活养家,却不知外面有多么精彩,没有见识过,又如何会有出去见一见的年头”

秦凡所说的三点,其实最后一点才是最为重要的

只听他说道:“儒家有人性善、恶之说,我觉得,人性无分善恶,乃是后天塑造的结果,一言一行,均是人自身的考量,所谓学说,不是要引人向善,而是要给人以目标,当人能有自己的目标,并在随后努力为其奋斗时,才形成人性,我将这个人的目标,称为人生价值观”

直到此刻,秦凡才露出言论利器,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可是现代初中课本上明确的内容,是现代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经过华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锤炼,又经过与西方外来思想的融合,最终形成的理念,至少在秦凡接触的思想理念中,这才是最标准的思想学说

而且,为了能让众人接受,秦凡还引入了儒家的学说言行合一。

“说回专诸,我之前说过,在我要给专诸金钱时,他拒绝了我,而如今我再问他,他会愿意吗”

一边说着,秦凡转头看向专诸,专诸神情激动的点头道:“我愿意,从今日起,秦先生便是我的主公”

一边说着,一边还要大礼参拜,秦凡连忙扶起专诸,转头继续说道:“这便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这道理十分浅显,大多数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可是要具体运用起来,却觉得空洞。所谓言行合一,便在于此,我们学到的东西,如果不能用于现实,拿又要来何用”

“这道理,放之所有地方都可以拿来用,譬如说卖菜的,若是抓住购买人的心理,把菜弄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那么他所卖的菜必定比别人多出一些,这是一个巧妙的方法,许多人都在使用,区别在于,那些菜农或许只是出于本能的去做,而我却将他归纳总结,如今堂而皇之的公布于众。这说的同样是言行合一,却与专诸之事相反,却是行在前、言在后。”

秦凡此时说的,均是民间的大白话,那些流派的传人,有古板的,已经皱起眉头,对秦凡印象恶劣起来,也有一些若有所思,有所领悟。

见此情景,秦凡也不意外,继续阐述言行合一的理念,这一次,他却如同到豆子一般,将自己归纳总结的这个精妙到极致的言行合一学说全部倒了出来。

最终,秦凡定义道:“此乃人道也”

百家的思想,在后世得以归纳总结,几乎各有利弊,而秦凡此时等若是拿着被验证了千百遍的答案,回答漏洞百出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几乎等于重新受了洗礼,所以,当秦凡话音落下后,便有不同学派之人先后提问,口称“秦师”,对秦凡的学说思想如饥似渴

见到这一幕,秦凡笑了:努力的归纳了这么多,如今总算得到了回报。

利用自己的言行合一学说,秦凡一一回答问题,此时,却有一年轻人提问道:“秦师,你说言行合一乃是人道,那么它可否解释天道的问题”

古人所说的天道,涉猎甚广,包含神秘学、社会学,甚至是哲学等问题理论,秦凡再拿出言行合一时便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古人所说的天道,那怕是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