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也无法拿出一个最权威的解释,因为他涉及的范围太广泛了,所以即便是秦凡本人,也回答不出这个问题。
不过如今这个年轻人的提问,却是秦凡有意安排的,此人名曰公羊麟,乃是儒家在吴国的流派学说传人,亦是一开始就对秦凡表示亲近之人,早在秦凡要在此地讲学时,公羊麟便慕名前来,意与秦凡交好,讨论儒家学说,却被秦凡随口吐露的言行合一所折服,如今更是甘愿充当秦凡的一个陪衬,因为公羊麟知道,接下来秦凡将说出一段注定要传世的言语。
“我才疏学浅,涉及人道,还能斗胆说上两句,若是天道,却是圣人在世,也难言尽,如今,便以我对天道的一些问题,问给大家,希望诸位之中有贤明者,能够将这问题解决,或者使这个问题传于世间,伴随时光流逝,想必未来会有圣人出现,将这些问题解答。”
秦凡说这些话,其实用了一些暗示手法:先是自谦,然后却说圣人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随后再说自己又想得深入一些,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座的贤明之人可能有些答案,甚至大家都没有答案,要等到时光流逝,在未来有大圣德的人才能解答。
“什么问题”众人已被秦凡吊起胃口,如今莫不翘首以盼,纷纷开口问道。
秦凡轻轻踱步,低头沉思,随即仰头看天,心中暗道:这个b装的应该可以了。
此时,才轻轻开口,似吟似唱道: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
天问乃是后世屈原代表作,从上古问到春秋,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令人深思,在这里秦凡做了部分删减,特别是最后几问,甚至涉及到吴楚争霸之事,他自然不会在此时说出来,秦凡版的天问,更多的是侧重于天道、神话,自然更加高深莫测。
天问总计157个问题,经过秦凡删减加工后,汇总成108个问题,此刻说出,振聋发聩,令人深思。
普通的百姓均有不明觉厉之感,而几乎所有的学说流派传人,均是眉头紧皱,苦苦思索,却惊愕的发现,凭自己的学识,竟然连一个问题都无法回答,一时间,看向秦凡的目光各有不同。
感谢书友1601300的打赏。下周起点有好推荐,所以今明两天均为一更,老规矩,周一会有加更请各位将票票备好哦,若能进入起点新书前12,在加更的基础上,还有一章加更。
第四十五章兵圣孙子
“嘿嘿,屈原的天问,即便是放在后世,也几乎无人能回答,而且作词工整,恰恰符合春秋时代的词曲风格这才是真正的大招”
屈原的天问和秦凡本身的学说其实并没有太深入的联系,秦凡之所以用它,便是要引起所有学派重视,这才是真正的名扬天下之道,而言行合一说,虽然先进,或许等过一段时间,必定会引起大范围的传播,但秦凡可不认为,自己等得起那个时间。
要知道,孔子有学徒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大贤,这等成就,也要等到百年后,在汉朝时才彻底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秦凡再是掌握了先进的学说体系,但人头人力淡薄,言行合一说或许能与孔子媲美,但那也要等上百年的时间。
但秦凡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他干脆出奇制胜,天问一出,势必传唱天下,而与天问一起出现的言行合一说,也自然会借机传播,这才是秦凡的终极大杀招
讲完天问,趁着众人皆震惊失神的空挡,秦凡转身离去,接下来的事,已不需要他出面。
即便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秦凡的学说,但之后的天问,仍旧震的皇甫讷一阵失神,不过他毕竟提前接触过,见到秦凡离去,便稳定了心神,转而走到台上,宣布道:
“秦先生学究天人,一曲天问,仿若有诗经之彩,我皇甫讷心服口服,在此我宣布,若有那个人,能够解答出天问中的任意一问题,赏金千两若能全部回答,我皇甫讷愿将所有家财倾数奉上”
此言一出,下面又是一阵轰动,以这天问的精彩程度,其中的问题深奥难懂,几乎无法想象要如何回答,若能回答出来,本就是扬名立万的大好事,更何况皇甫讷还要重金悬赏,一时间,众人纷纷叫好,许多自认有些聪明才智者,已经默默背诵天问,决定回去一定要洗洗研究。
便在此时,公羊麟再度开口道:“我儒家愿为圣前驱,献金百两,共同奖励回答出天问之人”
公羊麟的开口,令许多人恍悟,随即又是一阵懊恼:这天问如此深奥,恐怕短时间内无人能答出来,反倒是献金,短时间内便将自己捆绑在天问上,伴随着即将轰传天下的天问,势必能令自己名气大涨,博得贤名。
这时代的贵族,大多已经衣食无忧,所追求的,无非名利权势,此刻许多有远见者便看出机会,紧随着公羊麟开口,纷纷献金。
一时间,场面热闹无比。
最终,皇甫讷拍板道:“既如此,我便成立问天之金,今后所得献金,便储入里面,由秦先生掌管,一百零八道天问,谁回答出一道,便能得其中一百零八分之一,诸位看可好”
这自然又是秦凡的手笔,问天之金,说白了就是一个奖励基金,钱收上来后,而天问又是短时间内无人可答的,所以秦凡可以运用这笔钱做许多事情。事实上,皇甫讷全副身家也才大约千金而已,如果不是秦凡在此前提出计划,并承诺他的千金绝对不会被人领取,他那里肯真的将自己的千金家财全部贡献出来
随后,皇甫讷又拿出一张锦缎,珍贵的锦缎上,书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迹,正是秦凡的天问,他吩咐人将此天问抄录,传播天下,而此地多的是读书识字之人,些许琐事,自然迅速办妥。
这一天所发生之事,经公羊麟之口,定义为“天人言”,以方便传播,这一日也被定为天言日,秦凡今日的一番言谈,被公羊麟等人记录在竹简上,编订成为言行说,在其后的十日时间里,公羊麟等人就住在小城中,不断请教秦凡有关言行说的问题,最终言行说日渐丰满,形成真正的学说,传播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