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1 / 2)

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那是他的一个秘密,也可以说是他心里的魔,他害怕那段往事,不愿回忆不愿提及,因为害怕而恐惧,恐惧之下衍生不顾一起的愤怒,所以在他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酝酿了十年的仇恨种子,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可想象。所以即使他成功了,回来的也不在是原来的他了。”

“爹,我不懂您的意思。”

“不懂就对了,等你懂了,你也就老了,也就看开了”施半仙抱着铁蛋儿,转身走了,边走边吟唱:

寒来暑往春夏冬,看得浮生总是空;

世间百态欢离合,就是有人想不通。

你来何方我去何世人谁又识半仙。

人世一遭乐逍遥,终归尘土墓中人。

第11章亡者归来

这天晌午时分,一艘商船停靠在了江州码头。

船上的人陆陆续续下来,其中三位书生形象的青年意气风发,望着码头上的一切,纷纷赋诗一首发出了感叹,尤其是那身穿白色长衫的书生更是显眼。

“行时风发斗志昂,不取功名誓不归,怎奈文豪何其多,厚颜归来亲朋稀。”

“功名利禄不对味,复绪不因榜中落,人各有志戏相逢,归期只怕棍棒抡。”

他在当中看了左右二人一眼,摇头笑笑,继而望着眼下的码头也即兴赋诗一首:“只为夺魁天子生,不料榜中二甲命,不要也罢待三年,你说他说是不是”

三人对望一眼,继而同声而语:“呜呼哀哉”

然后就是一阵大笑。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一月之前从京都临安出发的乔仁、周星以及施慕白。三人如果一直走水路,早应该到了江州,只是在中途他们下了船去游览名山大川,然后才又走水路,这才耽搁了不少时日。

一路上,三人吟诗作对,聊天聊地聊红颜,同食同住建立了很深的友谊。

下了船的三人各自带着自己的行李走在码头上,有说有笑,也就是这个时候,前方出现了一个家丁打扮的男人,正朝这边跑来。多远就在喊:“少爷,少爷”

闻声望去,三人停下了前行的脚步,周星在旁边给施慕白说:“那是乔兄家的家丁,是来接他的。”

施慕白看了看那家丁,并未说话。

“少爷,我在这里等你好几天了,迟迟不见你回来,现在终于等到你了。”家丁来到了乔仁面前,第一时间就帮忙提少爷的行李。

乔仁朝家丁后面望了望,一叹,他问:“就你自己”

“是,老爷本来不让任何人来接少爷你,说让你自己走回去,后来是夫人让我来接你的。”家丁诺诺的说。

“我知道了。”乔仁说了这么一句,然后换了一副笑颜面对施慕白,他道:“施兄,你远道而来,一路劳顿需要休息,这就和我一同回家吧。”

施慕白还未说话,周星就说话了,他道:“得了,我也该回家了,我们就在这里分开吧。”说着话又看着施慕白,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慕白兄,去我家还得走一段路程,所以我就不和乔兄争你去我家了,改天我们在聚。”

“好,改日再聚。”施慕白拱手相送。

和周星道别后,就剩下了乔仁和施慕白,以及乔家的家丁。乔仁从周星离去的方向收回目光,看向旁边的施慕白,他含笑道:“施兄,我们也别站着了,走吧。”

“去你家”施慕白有点忐忑的问:“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乔仁怪异的看着他施慕白。

“我毕竟是外乡人,而今天你也是刚回家,刚回家就带一个外乡人,这”施慕白摇摇头:“要不,我还是去住客栈吧,改天在”

“施兄。”乔仁严肃起来了。

他盯着面前的他:“住什么客栈这一月以来,你我同食同住,在我心里早已把你当最好的朋友,哪有朋友到了,让朋友去住客栈的理你这不是打我脸吗”

“不是乔兄,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

“施兄,我知道你什么想法,但你真的想多了,你虽然放弃了功名,但你的进士出身这个头衔是放弃不了的,有着这样头衔的你去哪儿不得受人尊敬和欢迎能去我家,是给我乔仁脸,是我家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说到这里的乔仁,情绪激动了起来,甚至有点失落的说:“若施兄觉得我乔仁不配做你兄弟,我家还不够资格请你去,那么就当是我自作多情,高攀了,告辞。”

说完,乔仁拂袖而去。

施慕白这时候是无语至极,这乔仁居然把不去他家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如此高度,对此,他赶紧追了上去:“施兄你等等,我错了,我去你家还不行吗”

“当真”乔仁停了下来。

“当真。”施慕白重重地点头,见他乔仁还不相信,便举起了手:“要不要我发誓”

“别别别,我信我信。”乔仁赶紧将他手拉下来,换了一张笑脸:“你呀,早说不得了非要让我生气你才松口,真是。”

“是我不好,我赔罪,我赔罪。”

“当然要赔,不过怎么赔,我还没有想好,等我想好了告诉你,到时你可不许耍赖。”乔仁坏笑着勾搭上了施慕白的肩:“走吧。”

就这样,施慕白去了乔仁的家。

当然,施慕白刚才知道乔仁是在演苦肉计,他其实也是在演戏,毕竟去乔家是他这次江州之行的目的,怎么可能会不去只是去之前要铺垫一下,让外人觉得是你乔仁非邀请我去你家的,不是我自己非要来的。不可不说这场戏演的很到位。

自孝宗登基以来,南宋与金国已相持了十几年,战事全无。

在这个休战期内。人民得以修养,生产得以发展,商品得以流通,整个经济处于蓬勃向上的形势。没有战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得南宋的经济总量在领土减少的情况下,反而超过了前朝―北宋。

也是在这个大社会大环境下,江州乔氏家族从十年前的萎靡不振又重新昌盛了起来,整个家族是枝繁叶茂,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乔氏家族旗下,良田千亩,每年收租都不少财富,另还做皮草、纺织、茶叶、药材、木材、酒楼、客栈、开山取石以及香烛鞭纸。可以说旗下产业涉及多个领域。现如今在江州地界,首富必须是他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