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1(1 / 2)

,许许多多的人们辛辛苦苦奋斗了一年就是为了回到家里过个好年,由此引出国外的许多所谓叫兽砖家百思不得其解而令国人头痛万分的春运。

春运是什么

春运是就春节前后的交通运输。

记得以前我读书的时候,总是从北京回玉林则坐着回来,可一返学校就只能站着去上学了,那连站二三十个钟头的滋味,想想都令人发毛、腿肚发颤。

而春运在我这里更有各种延伸到发展,车费从青山到百川或广东翻个一两倍不说,就是连普通的农蔬产品价格也涨了许多,理发洗头等也要价格翻翻,甚至可能你钱出了也坐不到车、买不到菜、理不到发等,这就是春运。

当然了,春运虽然一如既往地忙碌,但和我的关系不大:我不用四处赶车,去哪里我自有飞牛,即便偶尔上一两趟百川,也问题不大;蔬菜家里也基本自产自足,而鸡鸭猪牛肉的价格却比较平常,所以也影响不大;至于理发嘛,呵呵,上个月刚削了个板寸,正月过后都不用担心头发的问题了。

春运的即将到来对老爸铁匠铺的生意影响不大,所以也不用我的特别帮忙;而附近有乡人的过世我则乐意帮忙,而接近年关百川的犯罪率虽然有所上升,但出现命案的犯罪却少,需要我出场的次数也不多;因此我照顾牛兄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时间修炼奎话宝典及实验我的精神外放之法。

我日试夜试梦里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腊八的那一天我成功地用精神力晃动了火苗,真是可喜可贺。

正当我准备乘胜追击开始用精神力翻开书页的时候,电话响了,我低头一看手机是龙五爷的来电莫非我期盼已久的斩大番要开始了

第87章神奇的生铜

果然,龙五爷来电告知,我们青山镇五良村的斩大番将在今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日举行,届时他会亲自上刀山,邀请我前去参会。

呵呵,龙五爷真是谦虚了什么邀请参会,还不是希望我多涨点见识不过人家会说话、会做人,故说得如此委婉。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他对我的重视,起码没有端架子,把我放在和他同一个层次的位置。

这个亦师亦友的家伙,真是令人尊敬

本来斩大番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场面,即便龙五爷不邀请我,我自知晓风声也会主动前的,所以我马上连连称是,并祝他一切顺利,马到功成。

斩大番是什么

其实就是民众请法事佬及某些专业的人员进行驱邪、除鬼、祈福等其中的一项或多项,而根据其场面的规模大小又从小到大分为斩番、打会、斩大番等,斩大番无疑是规模最大的。

通常斩大番的节目包括斩三牲、上刀山、过火海、唱剧唱戏等,而因为节目盛大引人,来观会的人奇多无比,因此当天也会衍生出许多的饮食、玩乐等的临时市场,场面火爆堪比年关钱的最后一个圩日,简直就是闹市如年。

新鲜

刺激

热闹

谁能不喜欢

龙五爷还告诉我,这次斩大番的主要目的是驱邪及祈福,所以规模很大,而且会场地点也选好了,届时会在五良村旁边的一大块闲置农地上举行,可以同时容纳成千上万人,假如没有意外,那么这一次的斩大番将是青山镇近二十年来最盛大的。

喔喔好期待

离斩大番还有一段挺长的时间,我也只好收住心性,安心修炼及实验我的方法用精神力翻书。可是可能这次的目标定得有点高,一直摸索实验至斩大番开始,我都没能翻开哪怕般页纸张。

失望之余我却也将心收起,因为斩大番要开始了

2011年1月20日,农历2010年12月17,星期四,大寒气节,天气干爽微凉

大寒之日o本是二十四气节中的最后一个,也是全国范围内普遍极寒的日子,但我们这边偏远的南方天气却离奇得很有时这时期会冷至一度二度,有时却高至二十几度,或为冬天或为半夏,年年不同,奇怪之极。

像今年的天气其实也还好,天气预报给出的白日气温是10到20度,而且天气晴朗,想必这种天气全国也就海南可以比拟吧

虽然斩大番上午十点才正式开始,但早上八点半多我匆匆吃过早饭就跨上飞牛奔赴五良村。这倒不是说我家离五良村的路有多远及怕路上塞车,其实以我驾驶飞牛的普通速度,估计也就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到达,但那边人多啊,去晚了可就没有好地方停车,更主要的是没有较好的观摩位置了。

当然了,我之所以知道要提前过去,却是老爸和陈五叔反反复复都提醒了n遍。其实老爸也打算去看的,可是昨天一个客户急需一批铁具,老爸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无奈之下也只好放弃了这次生平难遇的斩大番。

等我赶到五良村时也差不多才九点钟,可那里被平整过的农田会场已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特别是那些小商小贩早已在会场的四周摆好了自己的摊点糯米糖圆、糖粥、煮粉、虾公饼、糯米糕、及各种各样的水果等,甚至都不用吆喝就已经被前来观会的人们围了个水泄不通,生意火爆得很。

会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斩三牲、下火海、上刀山、木偶戏场,中央位置则是搭好的一米高台,华光大老爷和关帝大老爷早已稳稳地端坐在那里,目光如电,审视着前方任你万般风云变幻,两位大神亦是安然不动。

木偶戏场正是在两位大神的正前方,目前已经开唱,用的正是我们客家话。

我仔细聆听一下,发现他们唱的是八仙的桥段,我对这个兴趣不大,因此也没怎么用心去听。我打量戏场四周,发现听这个多半是一些老人及一些爱热闹的孩子,普通的成年人们则听听走走,都是逗留一下,走马观花便四处走动起来,热情度和我差不多。

其实木偶戏也算是我们国家比较传统而又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在我们百川也算是比较流行的曲艺节目,每逢丧事喜事寿宴什么的都可以请他们来唱上几天,热闹一下。

而木偶戏在我们百川也有三种语言唱法:客家话、地佬话、白话,基本上是那片人就选择那种唱法,比较容易让人听懂不是

我小时候也爱听爱看木偶戏的,可随着年龄的渐渐增大,对这个的兴趣却越来越减,到了现在竟然有听之不进的感觉,我这是怎么了

唉越成长,越浮躁,我还能找回一颗本我的心吗

莫非这就是成长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