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单传的钟家变成了两支,一支为嫡出,一支为庶出。但嫡出的宗家并不承认庶出的旁家为钟家血脉,他们认为旁家是野种,所以两厢争斗常有。
而争斗的不是别的,就是一宗祖宗传承下来的宝物,而这宝物是一块令牌
这令牌是钟家镇族之宝,也是正宗血脉的继承权,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传说甚至可以毁天灭地,但这东西却不见了。有人说嫡出宗家因为香火不及庶出,导致势力日渐西山。又害怕庶出拿到这令牌,所以将这令牌藏在了某个地方,只是嫡出宗家一代一代的口头相传着记录着藏匿地点。
也有人说是在两家相争的时候,这令牌被流落了出去,从此便丢了,更有人说这东西压根就不存在,两家是为了一个莫须有的东西相争了千年。但这令牌实际上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只是只有少数人真正知道它的行踪。
罗文听到这嗖的一下子坐直了起来,吓得祖龙一下子就醒了。刷的一声抽出了两把短剑,流着口水警戒着周围。大海本来是靠在祖龙的腿上睡着,被祖龙一动摔倒了地上,但还是坚持着搂着桌子腿继续打鼾。
罗文鬓角不由得留下了一滴冷汗:“这令牌长得什么样”
陈瞎子从脚趾缝里拿出了香烟。抽了一口阴笑道:“你之前已经形容的很明确了”
罗文脑袋里嗡的一声炸响了一颗天雷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这滇国墓里发现的青铜令就是钟家世代相传的令牌”罗文说话的时候有些不可思议。
陈瞎子点点头:“我相信就是你找到的那个”
罗文思索了一下,皱着眉又问道:“那么说金重跟我讲的那个故事,其实是真的。而且他是钟家人”
陈瞎子叼着烟头搓着脚趾缝,挑起一边的眼角笑看着罗文:“金重,金重”
罗文瞬间眼睛瞪得大大的。因为当这些事情串联在一起时,罗文才意识到什么,然后眼睛在两点间来回的转动,随之脱口而出:“姓金,名重。其实是将他的姓拆了开,实际上他姓锺他是钟馗的后人”
陈瞎子笑着吐了个烟圈:“这老小子原名叫钟光泰,庶出家最后一根独苗,一根老独苗”
罗文听完忙问道:“你真认识他”
陈瞎子自己喝了一小口酒,咂摸咂摸嘴道:“认识简直熟的不得了不单我认识,你爸也认识,要不你以为凭你这三脚猫的功夫,他还能跟你做什么交易取你性命在他眼里跟碾死个臭虫差不多”
罗文刚要张嘴,陈瞎子一挥手:“别问,你爸不让说。”
“在滇国王墓的时候,这个钟光泰,也就是金重曾经说嫡出的宗家骗了他们几十代人,这怎么解释”罗文换了个方向又问道。
陈瞎子知道罗文在套自己的话,但也没拦着,而是解释道:“这得结合你所经历的的事情来讲,我也是听完你所说的才拢出了一个大概。
事情的起因就是两家争夺这个青铜令,但是这中间却有一个漏子,就是这青铜令根本就不在嫡出的宗家之手,而是老早就到了古滇国的女巫手里。你可知道钟馗打鬼捉妖用的是什么法宝”
罗文回忆了下答道:“我印象中众说纷纭,好像法宝还不少”
陈瞎子捻灭了烟头,又抽出一根点燃,划着火柴的时候看的见罗文眉头深锁,而祖龙听得云里雾里,手里的短剑乌突突的没有反光。
陈瞎子吐了一口烟:“说得对,钟馗的法宝很多,那不是因为众说纷纭,而是因为事实上就是有很多的法宝”
“因为每一代的钟馗所善用的兵刃不一样,所以人们看到的钟馗就拿着不同的法宝,从而流传至今才产生了诸多歧义”罗文一下子被点破。
陈瞎子一笑:“然也就看这钟馗像就知道,有的执鞭,有的拿扇,有的用刀,有的还拎着葫芦。但是这都是在唐朝之前的形象,唐朝之后基本统一,就是这钟馗手握一柄宝剑,名曰青峰。”
罗文翻了翻眼睛:“好像听过”
“知道出处么”陈瞎子抠着脚丫子问道。
罗文摇了摇头:“没听过”然后罗文看了眼祖龙,祖龙收了短剑擦了擦口水,也跟着摇了摇头。
陈瞎子弹了下烟灰:“再想想用你爸间接遗传的狗脑子,好好想想”
罗文低着头琢磨了一会,然后半抬着头:“我做一个推想,如果按照你刚才所讲,这令牌就是钟家世代相传的宝贝,但是最后却在古滇国王墓中发现,而金重,也就是钟光泰曾经说过,如果这青铜令要是在这滇国王墓中,这青釭剑就应该不在了,就说明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青锋剑不会就是青釭剑吧”
陈瞎子叼着烟头,抬了抬耸拉的眼皮,挠了挠那招风耳,看着罗文笑道:“你自以为是的德行还挺像你爸的,不过你说对了,这钟馗手中的青锋剑还真就是你们费劲巴力,苦心要找的青釭剑”
第一百八十二章嫡庶之争
滇国王墓的事情经过罗文和祖龙大海之口,让陈瞎子听明白了百分之九十,再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攒成了一个有关钟家的故事,再经陈瞎子之口说了出来,听得罗文一时间都有些回不过神。
钟家到底是从何时就存在于世,估计连本家自己都不知道了,但是最早的记载,就是孙谦口中锦言册记载的那个大覡降鬼王的故事,故事中的大覡就是钟家最早的祖先,而钟家的那块青铜令牌也就是从那时候就有的。
先说这青铜令,这青铜令能驱无常鬼从地府临凡,专锁恶魂游鬼,乃是钟家世代相传的宝物,同时也是钟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可就在后期,这宝贝却被一代家主,也就是当时的钟馗带到了云南,用以交换青釭剑。
陈瞎子只知道那一代钟馗借青釭剑是为了灭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但是具体是如何无人知晓,总之那一代钟馗将这青铜令作为抵押,从滇国女巫手里借出了青釭剑,说好事毕后还青釭剑时再将这青铜令取走。
可万没想到的是,这代钟馗死于此役
他临终前嘱托其子,务必换回青铜令,可这新任钟馗起了别的念头。这青铜令使用之时险恶万分,从大海右臂的鬼牵手就可见一把斑,而这青釭剑则是道家第一法剑,乃是太上老君赐下的仙器,这青铜令如何能比
所以这新任的钟馗并没有依照父亲遗言将青釭剑换回去,而是偷偷的留了下来
可后来的钟家不再是一脉单传,已经分为了嫡出的宗家和庶出的旁家,宗家想要独占青釭剑的事情终归是保不住火的,庶出旁家得知此事后大为恼火,便大打道德牌。
因为其一,人不能无信,钟家自来注重品行。这首当其冲就是一宗,必须换回青釭剑,才能立信。其二,这青铜令才是祖辈留下的传家之宝,又是钟家权力的象征,说白了就是钟家的传家玉玺,怎么能容忍流落在外面必须用青釭剑换回来。
而旁家说这些话的目的也不外乎让青釭剑脱离宗家府门,以便抢夺。可宗家也不傻,这也就成了两家世代相斗的导火索。于是两家为了此事大打出手,互不相认。甚至是水火不容。
那时嫡出宗家是单传,反观庶出旁家却是人丁兴旺,在多次交手之后,嫡出宗家终于逐渐露出颓势,所以嫡出宗家命人将这青釭剑埋藏进了借剑的那代钟馗墓中。因为当时庶出旁家是只能守孝不能入墓的,也就压根不知道这代钟馗墓所在。
同时嫡出宗家竟然拿出了青铜令,喝退庶出旁家,既告诉你庶出旁家是在枉做小人,又以青铜令号令整个钟家。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钟家该听谁的。
可即便这样,这庶出旁家仍然不甘心,能够得到青铜令也是翻身的机会。所以嫡庶两家又围绕这青铜令开始了新的明争暗斗,历经几十代就从没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