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一小天,下午三点多,清妍惦记余庆林,和钟大夫说了一声,先回家了。
“媳妇,我回来了。”
清妍刚到家没一会,余庆林就回来了。
“怎么样,粮店有粮食吗?”
“有,我买了五十斤大米,三十斤小米,还有三十斤白面。”
清妍粮本上的细粮定量都用了,不过,这些粮食,也是他们的底气。
“你快歇歇,我煮了绿豆水,你赶紧喝一些。
天气干热,别中暑了。”
“嗯,我还真渴了。”
余庆林背着背筐,拿着袋子,一百斤的粮食,扛回来也挺费力气。
“冲个凉,躺床上歇一会,晚饭好了我再叫你。”
余庆林把粮食妥善保管好,冲了凉,躺床上没一会就睡着了。
现在六月下旬了,还有十来天,上半年就过完了。
余庆林一觉睡了两个多小时,醒的时候,清妍已经做好饭了。
“起来吃饭吧,吃完饭,去看看爷奶,老两口指定也上过了。”
“嗯,一会去看看,正好买了一点吃的,给她们送过去。”
清妍和余庆林到余家的时候,余父没在家,去大队部商量事情去了。
“爷奶,我今天去县城了,买了一点吃的,你们留着饿的时候吃。”
“又花钱,你俩日子过不过了?清妍,你不要给他钱,从小手就松。
现在没孩子,花钱的地方少,以后有了孩子,需要用钱的地方就多了。”
余奶奶心里高兴,但是也为庆林他们担心。害怕两人大手大脚,以后用钱的时候不顺手。
“奶奶,你放心,我管着呢。
这段时间天气干旱,庆林也怕你们上火,买了一点绿豆糕。”
清妍能听出奶奶是真的怕她们乱花钱,担心她们。
“行,有你管着,我就不担心了。”
老两口也就是惦记余庆林,但不会强行插手小两口的生活。
陪着爷奶说会话,两口子回家去了。余婶子也不知道干什去了,没在家,余大嫂去串门了,余三哥一家也没在家。
干旱又持续了十来天,虽然这期间,队上没停了浇水,但是,减产是避免不了的了。
进入七月以后,久违的雨水来了。
一连数天,阴雨连绵,旱情是缓解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小麦马上要成熟了,再过几天,就能收割了。
但是,这天像是漏了一样,大雨小雨轮流着下,没有停歇。
如果不晴天,小麦就没法收割,很容易生芽子,那就全泡汤了。
“这雨什么时候能停,之前盼着下午雨,盼得眼睛都红了。
现在,又下起来没完没了,真是不给人活路啊!”
“没办法,农民靠天吃饭,能不能吃饱饭,自己决定不了。
媳妇,以后,咱们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有机会走出去,去城里,吃商品粮。”
余庆林自己不想走出去,不想离开这片大山。但是,他也知道,以后,山上的猎物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好弄了。
他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吃的了那些辛苦。
所以,让他们离开这片大山,去过轻松一点的生活。
“庆林,不用担心,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以后,孩子们的日子指定比咱们过的好。
他们想在哪都行,咱们留在这,给她们做后盾。”
“嗯,你陪我,不离开我。”
“嗯,陪着你,不离开。”
两口子依偎在一起,想象着,几十年以后,变成老爷爷,老奶奶了,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