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麦子就要成熟了,老天爷像是睡着了一样,一直下雨,看不见
这时候天气预报还没有普及,对天气的预估,都是凭着多年种地的经验。
“火烧云了,西边有火烧云了,明天是不是要晴天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很多人顶着毛毛细雨,跑出家门,向着西边望去,真的有一片红彤彤的云彩。
“真的是火烧云,看来,明天能晴天了。”
“也该晴天了,这都下了多少天了!”
“唉,麦子没借上多少力,但是苞米,黄豆借力了。”
“可不是,老天爷不能把所有窗户都关上。
今年小麦减产是避免不了的了,秋天,多采点山,怎么也饿不死。”
……
听着大伙自我开解的声音,清妍也觉得心里敞亮了不少。
突然就想起上辈子网上的段子,说东北人抑郁的少,很会自我开解,不和自己较劲。常说的话就是,“反正都这样了,来都来的,这有啥……”
是啊,方正都这样了,着急上火也解决不了问题。
带着对晴天的向往,整个大队都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清妍醒来,立马下地,拉开窗帘,天晴了。
走出屋子,东边,初升的太阳,映红了地平线。
“媳妇,你醒了,天晴了,下午可能要收麦子了。”
余庆林左手拎着镰刀,右手拎着一土篮子野菜进来。
“真好,咱爹会很高兴,这段时间,又旱又涝的,他嘴上的泡就没断过。”
“那咋整,他当着大队长,能不操心吗?”
余庆林太了解他爹了,大队上的事情比自家事情重要多了。
“因为有爹和李会计,罗队长他们这样的干部,咱们大队才能过得比其他大队好一些。
不过,光靠着种地,想要发家致富也不容易。”
“现在政策不允许,很多事情,不好操作。”
余庆林想着自己和杨树他俩偷摸做的事情,找机会和媳妇说一下。
“总有一天会改变的,不会一直这样的。”
清妍小声嘀咕一句,离那一天,还有几年的时间。
“咕咕……”
后院传来余庆林喂鸡的声音,六只鸡,已经长大不少了,明年,家里鸡蛋就不缺了。
四只鸡,每天怎么也能下三个鸡蛋吧。
吃过早饭,余庆林去余家了,看看他爹有什么安排。
自从他大哥走了以后,余庆林去爹娘那边的次数多了。
没办法,家里三哥腿脚不方便,爷奶年纪大了,他要多看顾一些。
“庆林,你爹说下午收麦子了,太阳出来了,麦子不能糟践了。”
余爷爷满脸笑容,发自内心的高兴。对于农民来说,没有什么比收割粮食更让人高兴了。
“指定不能糟践,爷,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
“嗯,我老孙子说不能糟践就不能糟践。”
余爷爷就喜欢他家庆林,看着他就觉得万事不愁。
爷俩在院子里唠着闲嗑,大喇叭里传出来余队长的声音。
“所有社员注意了,下午开始收麦子,下午开始收麦子。所有人都不可以请假,全员出动,全员出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