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1章 不速之客(1 / 2)

春雨绵绵的早晨,将军府迎来了不速之客。

“苏姑娘,外面来了朝廷的人。”刘德二急匆匆地跑进账房,脸上带着担忧。

苏锦正在整理上个月的盈余报表,听到这话小手一顿,算盘珠子停了下来。她抬起小脑袋,眼中闪过一丝警觉。

“什么人?”苏锦从椅子上跳下来,小脸严肃起来。

“户部的官员,说是来了解我们府库情况的。”刘德二说,“陆伯正在接待。”

苏锦心中一紧,小手不自觉地攥了攥。卷二结尾时她就预感到,府库盈余太过显眼,迟早会引来朝廷的注意。

“走,我们去看看。”苏锦整理了一下衣裳,小步快走向前厅。

来到前厅,苏锦看到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正在和陆在行交谈。此人面容严肃,眼神锐利,一看就是久居官场的老手。苏锦悄悄躲在门后观察了一会儿,小脑袋瓜快速转动着。

“这位就是苏锦苏姑娘吧?”那官员起身,目光落在门后探头探脑的小丫头身上。

苏锦被发现了,小脸微红,但很快镇定下来,大大方方地走了出来:“下官户部主事钱维,奉命前来了解贵府财务状况。”

“钱大人客气了。”苏锦行礼,心中暗想这个姓钱的来查账,还真是应景。她眼珠转了转,小声嘀咕:“姓钱的来要钱,这可真巧。”

陆在行听到了,忍不住轻咳一声提醒。

“苏姑娘,听闻贵府近来财务管理颇有成效,盈余颇丰?”钱维开门见山。

“还算过得去。”苏锦谦虚地说,小手背在身后,像个乖巧的学生。

“过得去?”钱维拿出一份文书,“据我们了解,贵府去年盈余比前年增加了五成,这可不是'过得去'那么简单。”

苏锦暗暗吃惊,小眼睛瞪得圆圆的,没想到朝廷对他们的情况了解得这么详细。她咬了咬小嘴唇,快速思考对策。

“钱大人,我们的盈余都是通过合理节约和制度改革获得的,账目清楚,来源正当。”苏锦说话时小下巴微微扬起,显出几分倔强。

“这个我们自然相信。”钱维笑了笑,“不过,朝廷现在财政紧张,各地军费开支巨大。户部商议后认为,像贵府这样管理有方、盈余充足的单位,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什么责任?”陆在行问。

“抽调部分预备金,支援其他地区的军务。”钱维说,“这是为国分忧,相信萧将军不会拒绝。”

苏锦和陆在行对视一眼,小丫头中有闪过一丝狡黠。她踮起脚尖,在陆在行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钱大人,我们的预备金都有专门用途,不是闲置资金。”苏锦说,小手比划着。

“什么用途?”

“应急军需、设备维护、人员抚恤等等。”苏锦如数家珍,小手指一项一项地掰着,“这些都是必要开支,不能随意挪用。”

“但是现在没有紧急情况,这些钱放着也是放着。”钱维说,“不如先借给朝廷使用,等有需要时再还回来。”

“借?”苏锦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小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钱大人,既然是借,那就要按借贷规矩来。”

“什么规矩?”

苏锦从袖中掏出一张纸,动作娴熟得像变戏法,上面写着几行字:

**抠门三不借**

1.无抵押不借

2.无期限不借

3.无利息不借

“这是我们府里的借贷原则。”苏锦认真地说,小脸板得严严实实,“任何借款都必须符合这三个条件。”

钱维看了看纸条,脸色有些难看:“苏姑娘,这是朝廷调用,不是民间借贷。”

“但钱大人刚才说的是'借'啊。”苏锦眨眨眼,歪着小脑袋,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既然是借,就要按借的规矩来。”

“你这是强词夺理!”钱维有些恼怒。

“钱大人息怒。”陆在行连忙打圆场,“苏姑娘年纪小,说话直了些,您别见怪。”

苏锦在一旁小声嘀咕:“我哪里说话直了?明明是有理有据。”

“陆管家,我看这位苏姑娘可不是年纪小的问题。”钱维冷笑,“分明是不愿意配合朝廷。”

“钱大人误会了。”苏锦小脸一正,突然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我们当然愿意配合朝廷,但是也要按规矩办事。预备金的性质是专款专用,不能随意调动。”

“什么专款专用?”

“就是专门用于特定目的的资金,不能挪作他用。”苏锦解释时,小手在空中画着图表,“比如我们的军需预备金,只能用于军需采购;设备维护预备金,只能用于设备维护。这样才能保证资金使用的效率和安全。”

“那如果朝廷有紧急需要呢?”钱维问。

“那就要走正式的调拨程序。”苏锦说,小手指一条一条地数着,“首先要有正式的调拨令,其次要明确调拨的数额和用途,最后要约定归还的时间和方式。”

“这么麻烦?”

“不麻烦,这是为了保护各方的利益。”苏锦认真地说,小脸上写满了严肃,“如果没有明确的程序,万一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钱维被问得哑口无言。他原本以为凭着朝廷的威势,可以轻松拿走一部分资金,没想到遇到了这么一个“铁公鸡”。

“苏姑娘,你这是在为难朝廷。”钱维说。

“钱大人,我这是在保护朝廷。”苏锦认真地说,小眼睛亮晶晶的,“如果我们随意挪用预备金,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无法应对,到时候谁来承担责任?朝廷吗?”

“这...”钱维一时语塞。

“而且,”苏锦继续说,“如果开了这个先例,以后各地都来要钱,我们给还是不给?给了一家,其他家不满意怎么办?不给的话,又说我们厚此薄彼。”

“你想得倒是周到。”钱维苦笑。

“这不是周到,这是必要的风险控制。”苏锦说,“钱大人,您在户部工作,应该比我更清楚财政管理的重要性。”

钱维沉默了一会儿,说:“那你的意思是,一分钱都不能动?”

“不是不能动,而是要按程序动。”苏锦说,“如果朝廷真的有紧急需要,我们可以考虑提供帮助,但是必须要有正式的文书,明确的条款,和合理的保障。”

“什么保障?”

“比如,调拨的资金要有明确的用途说明,要有归还的时间表,要有相应的担保措施。”苏锦说,“这样既保证了朝廷的需要,又保护了我们的利益。”

钱维听了,觉得苏锦说得有道理,但又不甘心空手而归。

“那如果朝廷提供了这些保障,你们愿意配合吗?”

“当然愿意。”苏锦点头,“我们是朝廷的臣子,自然要为国分忧。但是分优也要有章法,不能乱来。”

“好,我会把你的意见带回去。”钱维起身,“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朝廷的难处。”

“我们当然理解。”苏锦说,“但也希望朝廷能够理解我们的难处。”

送走钱维后,陆在行长出一口气。

“苏姑娘,你刚才说得太好了。”陆在行说,“既没有得罪朝廷,又保护了我们的利益。”

“这只是开始。”苏锦说,“朝廷盯上了我们的钱袋子,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平。”

“那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苏锦说,“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什么准备?”

“首先,要完善我们的财务制度,让每一笔钱都有明确的用途和去向。”苏锦说,“其次,要建立预警机制,及时了解朝廷的动向。最后,要加强与其他地方的联系,形成互助网络。”

“这些我都明白,但是具体怎么做?”

“我已经想好了。”苏锦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详细的计划,“我们要建立'三级预备金制度'。”

“什么是三级预备金制度?”

“就是把预备金分成三个等级。”苏锦解释,“第一级是紧急预备金,只能用于真正的紧急情况;第二级是专项预备金,用于特定的项目和用途;第三级是机动预备金,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调用。”

“这样分级有什么好处?”

“好处很多。”苏锦说,“首先,可以更好地管理资金,避免挪用和浪费;其次,可以应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后,可以为朝廷的调拨提供合理的渠道,既满足了朝廷的需要,又保护了我们的核心利益。”

“那朝廷如果要调拨,我们给哪一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