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3章 与吴博士的初次接触(2 / 2)

刘姐立刻接话:“密封垫我来做!咱们之前修枪时,用牛皮做过枪托的垫片,浸了机油后特别耐用,肯定能行!”

“好!那咱们就分工。”李铮立刻干劲十足,“吴博士,您负责设计具体的改装方案,画零件图;孙师傅,您带领工人拆机床的旧传动系统,清理零件;刘姐,您负责做密封垫和收集材料;我去跟张团长汇报,申请调点缴获的日军设备,拆零件用。”

吴博文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样子,笑着点头:“我还带了几本机械设计的书,晚上咱们可以一起学,不仅要改机床,还要让大家都懂原理,以后再改进就不用等外人了。”

当天下午,李铮就去了团部,把吴博士的液压改进方案跟张大山汇报了。张大山一听能提升机床精度,还能加工轻机枪零件,立刻拍板:“需要啥尽管说!缴获的日军设备都在后勤仓库,你要多少拆多少;牛皮、铜管不够,我让后勤去各村收,一定给你们凑齐!”

回到作坊时,吴博文已经画好了车床改装的零件图,孙师傅正带着工人拆车床的传动箱,齿轮和皮带堆在旁边,刘姐则在裁剪牛皮,浸泡在机油里。吴博文拿着图纸,给大家讲解每个零件的作用:“这个油缸的直径要刚好10厘米,炮弹壳得先砸平再卷成圆筒,接口用锡焊封死;阀门里的阀芯要用铜做,咱们可以拆日军步枪的枪管,截断了用车床加工……”

王小柱也凑过来,拿着铅笔在纸上画着油缸的形状:“吴博士,我能不能跟着您学画图纸?以后咱们再改机床,我也能帮忙画零件。”

“当然可以。”吴博文笑着摸了摸王小柱的头,“你年轻,学得快,以后肯定是个好技术工。咱们先从简单的零件画起,比如垫片、螺栓,慢慢再画复杂的。”

晚上,作坊的办公室里还亮着灯。吴博文把带来的机械书摊在桌上,李铮、孙师傅、刘姐和几个年轻工人围坐在一起,听吴博文讲液压传动的原理。吴博文用通俗的例子解释:“液压就像用注射器推水,你推得越用力,水的压力越大,能推动更重的东西。机床的油缸就像大注射器,通过阀门控制水流,就能让主轴转得又稳又均匀。”

孙师傅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之前总觉得液压是啥高科技,听您这么一说,就明白了。”

李铮也记了满满一本笔记,上面画满了油缸和阀门的草图,还标注了尺寸和材料。他看着笔记,心里充满了期待——只要把液压系统改好,机床就能加工更复杂的零件,不仅迫击炮能造得更精准,还能尝试仿制轻机枪,前线的战士们就能有更厉害的武器了。

夜深了,大家才各自回去休息。吴博文住在作坊旁边的临时帐篷里,李铮送他回去时,吴博文突然说:“李铮,我看你不仅动手能力强,还特别肯学,以后这军工坊,肯定能在你手里变成真正的兵工厂。”

李铮笑着说:“还得靠您指导。等咱们改好液压机床,再一起琢磨仿制轻机枪,让咱们的战士们,也能用上自己造的重武器。”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作坊里的机床静静地立在车间里,仿佛也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蜕变。李铮知道,吴博士的到来,不仅是给作坊带来了技术,更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抗击日寇的道路上,他们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伙伴,离胜利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