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0章 机床组装遇阻(2 / 2)

陈婉儿则在旁边准备石墨粉,把之前磨好的石墨芯倒在一个小碟子里,加入少量机油,调成糊状:“打磨完的齿轮,先涂一层石墨油,再装上去,能减少摩擦,还能防锈。”

李铮负责制定打磨计划,把齿轮的每个齿都编上号,按编号逐一打磨,确保每个齿都不会遗漏。他还在工作台上画了一个简易的齿形模板,打磨好的齿面要和模板比对,确保形状一致。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都在围着齿轮忙碌。王铁锤和孙小虎负责打磨,每天从清晨磨到深夜,手指都磨出了水泡,用布裹上继续磨;陈婉儿负责测量和涂石墨油,每个齿打磨完,都要用量具反复测量,确保误差符合要求;李铮则在旁边指导,时不时帮忙打磨一些细微的部位,还得兼顾作坊的其他工作,比如检查复装子弹的生产情况,跟刘满仓沟通守卫的事宜。

打磨到第三天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孙小虎在打磨一个齿根时,不小心用砂纸磨掉了一小块金属,导致这个齿的齿厚比其他齿薄了0.05毫米。“糟了!”孙小虎手里的砂纸掉在地上,眼睛红红的,差点哭出来,“俺咋这么不小心……这齿废了……”

王铁锤停下手里的活,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俺们再想办法。这齿只是薄了一点,俺们用焊锡把它补起来,再重新打磨,就能用了。”

李铮也安慰道:“小虎,别自责,手工打磨难免出错。老锤说得对,用焊锡补起来再磨,虽然麻烦点,但总能修好。以后打磨的时候,慢一点,别着急。”

孙小虎点点头,擦干眼睛,和王铁锤一起,用焊锡把磨薄的齿补起来,然后用细砂纸一点点打磨,直到齿厚和其他齿一致,误差控制在0.03毫米以内。

就这样,经过整整一周的打磨和调整,齿轮终于符合要求了——每个齿的齿面都平整光滑,齿距和齿厚的误差都在0.03毫米以内,涂好石墨油后,看起来油亮光滑。

“现在咱们再装上去试试!”李铮拿着齿轮,对众人说。王铁锤和孙小虎小心地把齿轮套在主轴上,固定好。李铮握住进给手柄,慢慢转动——主轴带着齿轮顺畅地转动起来,没有任何卡顿,齿轮咬合时发出均匀的“沙沙”声,听起来比之前更平稳。

孙小虎蹲在旁边,眼睛盯着齿轮的咬合处,激动地喊道:“顺畅了!真的顺畅了!没有卡顿了!”

陈婉儿拿着秒表记录:“主轴转速60转\/分,均匀,转动5分钟,无卡顿,无波动,符合要求!”

王铁锤看着转动的齿轮,眼里泛起了泪光——这一周的辛苦没有白费,终于把问题解决了。他伸手摸了摸齿轮,感受着顺畅的转动,笑着说:“俺就知道,只要咱们不放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李铮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好了!机床的主轴和齿轮传动机构终于组装好了!明天咱们就进行第一次试加工,用机床做一个手榴弹的引信座,看看实际效果怎么样!”

众人都欢呼起来,煤窑里的气氛热烈而温暖。窗外的夕阳照进来,落在转动的机床上,金属部件泛着金色的光泽,像是在为这份坚持和努力喝彩。刘满仓听到欢呼声,也从外面跑进来,看到顺畅转动的机床,高兴地说:“太好了!机床终于装好了!以后咱们就能造更多的武器,看鬼子还敢不敢来骚扰!”

李铮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充满了感激——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不放弃、不退缩的兄弟,才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把机床组装好。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试加工、批量生产、应对鬼子的更大规模进攻,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垮的敌人。

夜幕降临,煤窑里的灯还亮着,李铮和陈婉儿在准备明天试加工用的材料,把工具钢碎片切成引信座的粗坯;王铁锤在打磨试加工用的刀具,确保刀刃锋利;孙小虎在整理量具,把卡尺、秒表都放在工作台上,方便明天使用;刘满仓则带着战士们在外面巡逻,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每个人都在为明天的试加工做准备,都在为抗战的胜利默默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