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9章 珠联璧合,共赴前途(2 / 2)

从21层的阳台望出去,燕水河畔的秀丽景色一览无余。

明亮的厨房似乎一次都没有用过,定期来的保洁擦的纤尘不染。

他俩忙得也顾不上开伙,三餐都靠外卖解决。

书房里,余夏对着电脑屏幕阐述技术架构,江静知则在一旁凝神倾听,时而提出关键性质疑,时而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

轮到她阐述用户需求和内容规划时,余夏也会从技术实现角度给出建议。

偶尔因为某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总能达成一致,并在思想碰撞中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当详尽的项目申请书终于上传成功,两人都长舒一口气,成就感油然而生。

看着江静知专注的侧脸,一股前所未有的动力在余夏心中悄然涌动。

~

开学了,教学处的批复很快下达,附带一笔“创业种子基金”,“bioway璧途”项目正式立项。

随通知一同而来的,是要求项目组成员参加“创新创业能力”通识课程。课程特意安排在周五晚上,以兼顾不同年级学生的课表。

对这个安排,余夏暗自满意。

听完课,正好能顺理成章地占用整个周末与江静知一起投入App开发。

他心底有个不便明言的小九九:如此一来,江静知的课余时间便被项目填满,即便她身边真有几个“心怀不轨”的男同学,她也无暇顾及。

更妙的是,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名正言顺地随时给她发消息:“在干嘛呢?”或者“有空吗?讨论下接口问题。”

他甚至还对江静知阐述了一番战略部署:“这个项目,初期我们先不急着招人。首要的是我们亲自体验创业的每一个环节,从技术到运营,这是最宝贵的学习过程。

“其次,只有我们两个人,沟通效率最高,时间安排也灵活。”

他顿了顿,语气显得格外深明大义:“其实项目推进的快慢、甚至最终能否成功,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东西。所以你千万别有压力,你实验室那边是主业,有事你先忙那边,项目进度我们可以灵活调整。”

这番“重过程、轻结果”的论调,深得江静知认同。她很欣赏这种稳扎稳打的态度,回道:“同意。你的专业课程也别落下了。”

“bioway璧途”项目满一个月时,江静知竟收到了来自余夏的一份备注为“工资”的微信转账。

江静知推辞:“等这个项目有收益的时候,你再发我工资。”

对此余夏振振有词:“老板给员工发工资,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这笔钱是你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应得的报酬,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难道这是你第一笔靠自己知识挣来的工资?没收过这么多钱?”

江静知哑然失笑,这不是她当初的原话吗?余夏原话奉还了。

好吧,在钱和物的问题上,最好不要和余大少爷掰扯。

于是她回了一个夸张而讨喜的表情包:“谢谢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