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猎物(2 / 2)

嘴里虽然这样说,她还是忍不住稍稍把盖子掀开了一点,发白的灰烟像憋足了劲似的扑面而来,差点把薛裴熏倒。

“早知道不该对你抱有侥幸……”

她摇摇头,又蹒跚着返回车舱,拎出旅行包轻轻放到地面,自己则靠在驾驶座上休息。

干等了大概十分钟,也不见有什么巡逻队—或者别的什么足以保护自己的东西出现,薛裴不禁开始有些纳闷:

为什么匪徒会选择撤退?是什么让他们在地雷引爆之后匆匆离去?

一排可能是野鸭的大鸟从车顶列队飞过,薛裴别过脑袋,目送它们消失在视野尽头,然后看了一下表:下午三点十五分。身体的僵硬感已经有所好转,她握了握左拳,决定步行前往巴布里托尔,至少要先离开这里—这里是绿海,与卡奥斯城外区的农田有着天壤之别,即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猎人也不敢夸口说他能在绿海孤身睡上一晚。

四周已经完全没有匪徒们的踪迹,但薛裴还是在路边的树丛里低姿慎行,对她来说,花草丛林比宽阔平坦的马路要来得亲切—何况那条破路也谈不上“宽敞平坦”。

下车之后,薛裴的狩猎本能就被唤醒了。即使是看上去漫不经心的步子,也潜藏着对四周世界毫无破绽的洞察,这不仅能让她避开脚下随时可能出现的陷阱,也可以发现周遭环境中容易被错过的蛛丝马迹—

比如,现在薛裴手里的这朵小花,它叫“扎克哈奇”,一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典型的草原植物。因为温室效应的关系,草原上的温度和降雨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这并不影响某些顽强的植物坚守阵地。它的存在也说明了另一个不那么容易发现的事实:这里的土壤并没有被鬼种子“异化”,而后还可以简单推理出,周围的地下水系应该也不会致命,如果渴了的话,随便找到哪个水坑都可以救急。

走了差不多两公里,路面看不到一个行人经过—如果他们不是像薛裴那样喜欢在树丛里潜行的话。薛裴决定暂时休息一下她背对着一丛灌木,小心翼翼地抱膝坐下,让自己的整个身形都刚好能被众多细小的绿叶所遮蔽。

手机没有信号,多半是被刚才的磁爆地雷给“人道毁灭”了薛裴摇摇头,把它扔到一边,然后摸出水壶,准备给自己灌上一口凉水。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枝叶的异响,她慢慢地放下水壶,把伞兵枪抱在怀里,侧耳倾听—那明显不是风吹过树梢的声音也不像是野驴或者獐子,它时断时续,每次出现都持续几秒便结束。

是人,或者某种潜伏着的掠食动物—无论是哪种,都值得暂且把喝水小憩的事放到一边。薛裴平端住枪托,猫着腰向声源的右边移去,那东西似乎并没有发现她,而是继续朝着相反的方向挪动,把周围的灌木弄得枝叶乱颤。

在确定自己已经迂回到对方正后方之后,薛裴用微小的动作拉下枪栓,打开保险,在这种类似丛林的环境下,要准确判断距离和角度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打算再靠近一些—至少要近到能确定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动。

对方仿佛觉察到了身后微妙的气息变化,突然停止了所有动作。薛裴等了十秒后,怀疑自己的位置已经暴露,于是小步后退准备先拉开距离再做打算。她屏息凝视前方,用余光扫着左右侧翼,一步一步地沿着本能指引的方向撤退。

很明显,薛裴的本能还不够完美—一对胳膊猛地从后面将她抱死,按住枪托,又紧紧勒住胸口,她又急又气,立即扭动着身体想要反抗,可对方不仅没有松手,反而加大了手腕上的力道。

无论袭击者是谁,这人都犯了一个大错:他不认识薛裴,至少没有听过关于她力气的那些个吓人的传说—“她用一只左手就能捏碎土狼的天灵盖”“那女人的侧踢可以打断棕熊的肋骨”……

不过现在他知道了。当薛裴抽出左手,用那记看似胡乱挣扎的后摆拳将他直接打进休克状态之后,他知道了,和怀里这个野蛮女人拼力气是多么愚蠢而可悲的一个错误。

薛裴刚一挣脱,便就地侧翻,抓起步枪瞄准袭击者。她当然明白自己那一拳有多大分量,但毕竟不能确定来袭者的规模和武装。在瞎瞄了一周之后,薛裴才稍稍松了口气,开始检查起刚才“非礼”自己的这个倒霉蛋—他已经完全不省人事了。

他二十五岁上下,白种人,个子挺高,卷曲的金色长发、修饰过的鬓角,身材瘦弱—也许是饿的,也许天生如此,凭良心说,薛裴得承认他的模样还算端正标致,至少和印象中那些个常年混迹于树林、几年才洗一次澡的土匪歹徒区别甚大。薛裴注意到他穿着的黑色外套,于是伸手摸了摸—光滑细腻的质感在指尖游动,这不是普通的皮革,而是一种很特别的合成材料,一种并不适合在丛林活动的合成材料—或者确切地说,一种并不适合在地面活动的合成材料。

结论如此明确而离奇:他是一个飞行员。

薛裴情不自禁地抬头看了一下天空,蔚蓝色的苍穹在树枝的缝隙中闪耀,不见一丝云彩。今天是个飞行的好日子,如果连这样的日子也能把飞机开掉下来,那这位飞行员朋友最好在电子游戏厅里找点自尊—对他自己或者别人都更安全。

问题有很多,但答案只有等他苏醒后才能得到了,薛裴索性把他拖到一棵大树旁,自己则背靠着树坐下。

“倒挺沉的,”她拍拍手,把枪支在身边,对依旧昏迷不醒的飞行员笑道,“回家把你裱起来,挂在墙上,嗯,就和新西伯利亚灰熊的脑袋放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