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11章 书里的第二层线索(1 / 2)

老头的话,在姜芷心中激起千层浪。

果然找对人了。

“我姓姜。”姜芷压下心中的波澜,平静地回答。

老头的脸上露出一副了然的神情,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对着姜芷,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朽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姜小姐恕罪。”

他这一拜,让周围零星几个看热闹的人都看傻了眼。

这怪老头在琉璃厂摆摊十几年了,出了名的脾气臭,别说鞠躬了,平时跟人说话都恨不得用鼻孔。

今天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您不必如此。”姜芷侧身避开了他的大礼,“这本书,现在可以给我了吗?”

“当然,当然!”

老头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从姜芷手中接过那本《抱朴子》,用袖子仔仔细细地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然后又郑重地交回到姜芷手上。

“姜先生当年交代,这本书,就是为您这样的人准备的。他说,能看懂这本书,看懂他留下的东西的人,才是他真正的传人。”

老头的语气里,充满了敬畏。

“他……还说了什么?”姜芷追问道。

“没了。”老头摇了摇头,“姜先生当年只是匆匆路过,把书交给我,交代了几句就走了。他说,缘分到了,自然会有人来取。

二十多年了,我一直以为他是在跟我开玩笑,没想到……没想到今天真的等到了。”

姜芷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了。

姜流做事,向来喜欢故弄玄虚,一步三算,留下这本《抱朴子》,恐怕也只是他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多谢。”姜芷将书收好,又看了看老头的腿,“您这病,也不是什么大毛病。我给您开个方子,您照着吃上半个月,自然就好了。”

她说着,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纸笔,刷刷点点写下了一张药方,递给老头。

“附子理中汤加减,去掉您方子里的肉桂,换成白术和茯苓,健脾祛湿。另外,每日用艾叶和花椒煮水泡脚,活血通络。记住,忌生冷,多晒太阳。”

老头接过方子,如获至宝。

他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谢谢,谢谢姜小姐!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差遣,老朽万死不辞!”

“举手之劳。”姜芷说完,便不再停留,拉着陆向东转身离开。

直到两人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老头还捧着那张药方,愣愣地出神。

今天,他恐怕是遇到活神仙了。

回到卫生部安排的招待所,陆向东立刻关上门,拉上窗帘。

“怎么样?那本书里到底有什么?”他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姜芷没有立刻回答,她将那本《抱朴子》放在桌上,又将那片干枯的龙血藤叶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

她的目光,重新落在了书页上那个被铅笔圈出来的“守一”二字上。

“‘守一’,出自道家典籍,意思是守住心神,抱元守一,排除杂念,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姜芷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两个字,低声解释道,“叔公姜流留下这个词,应该不是想让我修道。”

“那是什么意思?”陆向东听得一头雾水。

“他在提醒我,解开谜题的方法。”

姜芷的眼睛亮了起来,“道家讲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就是本源,是关键。他让我‘守一’,就是让我抓住最核心的线索,不要被表象迷惑。”

她一边说,一边快速地翻动着书页,目光在那一页上来回扫视。

“你看,他圈出‘守一’这两个字,是在《地真篇》的第十三页。这一页,不多不少,正好三百六十五个字,对应周天之数。而‘守一’这两个字,在这一页的第三行,第九个字的位置。”

陆向东凑过去看,果然如此。但他还是不明白:“这又代表什么?”

“代表坐标。”

姜芷的语速越来越快,大脑飞速运转。

“在姜家的秘术中,有一种用《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来加密信息的方法。页数、行数、字数,分别对应着天干地支、九宫飞星的不同方位。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密码,如果不是对姜家传承了如指掌的人,就算拿到这本书,也只会以为是无意中留下的圈点标记。”

她从包里拿出纸笔,开始在上面飞快地演算。

一个个天干地支,一幅幅九宫格,在她笔下不断地组合、变换。

陆向东在一旁看着,只觉得眼花缭乱,他完全看不懂姜芷在写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终于,姜芷停下了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