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按剑站在城头,“区区无名小卒,竟能入道门之耳。敢问尊驾怎么称呼?”
他话音一落,道士四周一圈几十个打着红黄幡的门徒一起将旗幡的杆子拄在地上,一边用力戳地,一边齐声呐喊,“清虚大道天尊!道法无边!寿与天齐!”
“张倘?”
明远听过这个人的名号,周边几个州尸横遍野十室九空的屠戮大半与此人有关。
“忒!狂徒!天尊的名号也是你叫的!”
“丧心病狂!丧心病狂!赶快下来磕头赔罪!”
“不错!天尊亲自驾临!拯救世人!传达上天旨意!青州还不快快开城迎接!”
一群门徒又聒噪叫嚷起来。
明远、申非行并数百守军沉默如石人,另一边吵吵嚷嚷宛如集会,冰火两重天。
明远突然扬声怒斥:“妄借天地尊号,而行豺狼之实,妄加佛道之名,而做屠戮之举。大道?天尊?尔等也配!我大楚本侨十二州,千家就戮,万姓遭劫!多少无辜百姓成了你们刀下冤魂!还有脸说拯救世人!”
他浩然正气,凛然无惧,一人之音竟压下数十人阿谀歌颂。青州这边士气为之一凛,而底下天一道士兵多少有些惴惴,他们并非北齐胡人,非我族类,百年血仇,几个月前不过还是一样的耕作百姓,被抓了壮丁,跟着道门烧杀抢掠,虽然爽快,一时仇恨过去,也多少有些不安,被明远一骂,立刻心虚了起来。
但张倘并不生气。
他拈着胡须:“载辰清名风骨,吾早有耳闻,今日才知能言善辩口舌如刀!载辰,你可知,有谁是天生在道门的,在下也曾有过太学枕书,秦淮风流的好日子。白玉为堂金作马,建康城内好人家,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好吗?难道有谁想走如今这样风餐露宿、刀头舔血的路吗?是不能不走!是煌煌天地,是哀哀万民,是他们的疾痛惨怛痛苦长号,让我不得安寝!”
他声音由低到高,由慢到快,越来越热切疯狂,“明远,明载辰,好名字,好字号!听说是当朝陛下亲取?那你自己说,那样的傻孩子,一口饭都要别人嚼碎了哺喂,他堪为人君否!万姓之家,民脂民膏,奉养的就是这样的君王吗!在他身后,赵秦两王,姬妾成百,奴仆上千,夜焚膏脂,日暖芙蓉,他糟蹋了多少女儿,打死了多少仆役!在他的朝廷上,王谢豪族,田连阡陌,马车走上三日三夜看不到边,最低等的奴才都穿金戴银,哥儿姐儿每日跟着几十奴才,却因为长工偷吃一口生玉米能将人生生活埋了!他们这些达官贵族,口口声声说着家国、百姓、朝野,何曾对百姓有过半点怜悯之心!在他们眼里,你,你旁边的小吏,包括那些世代为官的,都是寒门,何况百姓!那不过是猪、是狗、是牲畜!这就是你侍奉的朝廷,这就是你维护的大楚国!”
张倘长叹一声,忽然收了那股疯狂劲,又变成悲天悯人的得道大师,悠然长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相长,阴阳相形,不悯众生。小明大人,你当我天一道一年之内席卷各州,真是靠这几句话煽动百姓吗?错了。星火落于干草,热血起于积怨,那不过是民心民意!一年又一年,农夫饿死,桑妇无衣,屋无片瓦,地难立锥,卖妻鬻儿,易子而食,生如草芥,命若浮萍,他们不恨吗!”
“你看这天地阴阳旗上的血,”张倘遥指着大纛,“这就是百姓的怨!这就是生民的恨!”
明远胸口震动,深为动容。张倘说得这些,他不是不知道,他知道,他清楚得很,恐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长于微贱,父亲就是别人家的长工,他知道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他被鄙夷过、被凌辱过、被践踏过。
“民生多艰,谁人不怜。”明远肃容,怒色难掩,“这就是你们天一道肆意烧杀抢掠的原因吗?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襁褓中的婴儿,谁人不遭你们的毒手?!屠人满门,灭人宗祠,这就是天地之哀悯?!就在刚刚,你们的士兵将老妇人祖孙踩踏成肉泥,他们就不是百姓?!”
“糊涂!我原本以为你明载辰是个明白人,现在看来,不过尔尔。”张倘毫无愧色,慷慨激昂,“千古大变,自有杀伐贯穿其中。自两汉五百年来积累的门阀豪族,你当是说两句话就能打败的?不如此,不足以彻底毁灭之,不如此,不足以彻底震慑之,不如此,不足以彻底击溃之!要改天换地,就要有横扫宇宙之魄力,就要有承担血债因果之担当!慷慨换日月,鲜血荐轩辕!我天一道一体当之!我张倘一体当之!”
明远沉默片刻,面色如铁,双目炯炯,“在下出身寒微,深知生民之苦。但此番‘改天换日’的手段,恕在下不能认同。我本是普通学子一个,不是什么明白人,对我而言,面前有一人无辜,就不能不救,有一城无辜,就不能不守。况君子一言,可托泰山,我今既受朝廷食禄,承府君所托,就决不能让青州城毁于你手。”
“你要攻城,我守城就是,言尽于此,不必啰嗦。”
张倘失望地摇摇头,露出索然无味的神色,一挥拂尘,四周散开的兵卒又围拢起来,门生弟子们重新开始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敲着锣鼓小丑一样唱一些“清虚大道天尊道法无边寿与天齐”的鬼话。
同时城墙响起了轰隆隆的撞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