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卅三章 丧报(1 / 2)

忽然感到脚边有东西在动,低头一看,一只橘白相间的奶猫正挥着爪子一下一下试着抓他袍角。明远俯身将奶猫托起来,团在掌心小小一只,真是神奇,跟半两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你老师有没有跟你讲过北齐的事?”

明远捧着奶猫,想了想,“大概说过,五胡乱华,最后鲜卑人得胜,余部服膺,鲜卑可汗被尊为共主,建立齐国。他们游牧民族出身,仍然不改本色,没有郡县官制,各族划分一片,战时征兵,闲时耕牧。沿江也有一些汉人族居,建立城堡,抟和族群。”

“就这样?”

“就这样。”

裴叔夜皱眉,“他大概算是本朝最了解北齐的人之一,竟然如此荒疏。”

夏侯节大笑起来,“他那是荒疏吗,他那是要面子。难道跟学生讲自己如何如何偶遇佳人、廊桥私会、比翼双飞、两国捉逃吗?远哥儿我跟你讲,你刚才说的汉人城堡,最大的一家就是崔家。”

“我师母……?”

“不错。”夏侯节点点头,转动轮椅滑向起居室后面的屏风,扬手将覆盖着的绣屏帷幕拽了下来,底下竟是一副巨大的两国地图,长江天堑,图分两半,“北齐皇帝启用崔氏士子崔侍尧为丞相进行改革,仿照汉人建章立制。”

明远悚然而惊,刷地站起来。

“天也!”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从此汉人偏安一隅,几次北伐不能得胜,便畏惧胡人如虎。但在明远看来,只要南方汉人自强自新,北人不足为惧。毕竟占领中原百年,胡人族群仍然各自为政,制度不齐,文字不备,不选官吏,不劝农桑,不知教化,仍然是野蛮政权,南方一旦有强势之主,渡江北伐定能克胜。可如今北齐竟然开始重视典章制度,北人生长马上,体格强健,一旦修政大成,百姓归心,凝成了一股绳,举兵南下,恐怕天下一统的就是胡人了!

“不错。”裴叔夜冷着脸点点头,明远能想到此中危机他很满意,却绝不会表现在脸上,“但是北齐朝廷散漫多年,根基薄弱,崔侍尧的改革反对者众,贵胄将军日日请杀。”

明远不懂,裴先生到底要说什么。

裴叔夜伸出手,明远把奶猫递还给他,“所以现在北齐皇帝需要一场战争,通过打仗,凝聚人心,消耗敌人,强大自己,还要向所有人证明他的改革是成功的。”

“他要再次兴兵南侵?所以要增加南方乱象?”

“连年灾害,民不聊生,这个朝廷本就岌岌可危呀。你也来了一段时间,应该知道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多少人想要取而代之。现在一点火星,说不定就是燎原大火。”

“这都是您猜的,没有证据。”

“不错。”裴叔夜点点头,摸着奶猫柔软皮毛,不再多说。

满十七猛地站起,“打就打,怕他们胡人不成!师父放心,我替你报仇,夷平大都!”

夏侯节愣了一下,苦笑着摇摇头。

“夏侯世叔……”

“怎么了?”

“没事。”明远忍不住想问,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替他报仇该找谁,是北齐吗,如若不是,那又是谁。却觉得不合时宜,忍住了。

·

两人匆匆告辞,提着两大包草药,一包是治伤的,一包却是治风寒的,明远怀里还揣着夏侯节珍藏的上好膏药,传闻夸张说能生死人肉白骨。

“站住,干什么的。”

满十七正想问为什么要带风寒的药,竟遇到京兆尹下属的寻街衙役。

明远使眼色让满十七退后,自己来回话,捧着药包,“回差官,我们是太学学士,有位同学病了,风寒之症,我们去给他抓了几味药。”

“风寒?”差官撕开一角,掏出一把药材看看,确实是常见的桂枝、黄芩、当归,便扔在地上拍拍手,放他们走了,明远坠在后面,手忙脚乱将地上的药材简单收拢捡起来,才追上满十七一道走了。

刚进家门,没来得及煎药,就有人拍门,众人皆惊。

“我去开门,你们回避一下。”

满十七打开门,一个宫中散骑,后面跟着个麻衣白巾的老仆人。

“曹公子何在?”

“嗨呀!他昨夜喝醉了,宿醉未醒呢。”

满十七声音很大,明远他们在里间听见,急忙翻了角角落落找出一瓶凤酒来,揭开帐子乱洒了一通,给曹无咎脖颈衣领都抹了许多。

“叫醒他!”

“对不住,实在叫不醒啊,我都叫了一个时辰了,马上太学上课就要迟到了,急死我了。”

“你是谁?”

“我叫满戎,与曹无咎太学同窗,一起租住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