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临近年关,京城里就愈发热闹。
特别是庆典相关的布置摆出来之后,看热闹的百姓就更是多。
兵马司的人这段时日特别的忙,不但在好几条街都搭了台,把吃食、灯会、杂耍这些按类分开,还发了布告,规划了庆典前后三天宵禁的时间和禁止马车通行的路线。
桩桩件件、事无巨细都要准备得充分。
因为差役们出现的频次远超以往,附近的百姓慢慢就跟他们熟悉起来,总想着打听第一手的消息。
吴依一开始就说过要与民同乐,所以差役们都是有问必答,大幽第一次年关庆典的消息便传开了。
不少人还自发来帮忙,庆典还没有开始,便已经有了官民同乐的氛围。
吴依在户部坐镇,调动着所有人为庆典之事忙碌,皇商们的广告幡子要现做,他们供应的东西要清点,小吃街也要安排人去维护秩序......
即便是这样,于千头万绪间,她也准备了别样的惊喜。
仍是找了赵以升,利用硫磺、雄黄和硝石,混以蜂蜜,做了九十九颗小小的火药,加上引子,点燃之后,便会发出轻微的爆破,就当是放了鞭炮了。
赵以升在成功做出第一颗后便两眼放光,若是多放些材料,威力大一些,岂不是能炸开很多东西?若是放到战场上,杀伤力可比刀剑要强上许多。
吴依岂会不知道他的想法,只是大幽目前并无战事,又是年关,图的就是一乐呵,武器的事,只能以后再说。
“此事当立刻禀报给陛下,如今大承虎视眈眈,若有此物相助,别说大承,一统天下也未尝不可。”
吴依是厌战之人,虽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伤痛却是深刻而长久的,她并不想看到那一幕。
无辜的百姓不应该为统治者的野心买单。
“赵大人,就算是把武器做了出来,也是用于自保,而不是去侵略。”
赵以升从兴奋劲儿里缓过来,连连称是:“我也不是好战之人,只是不想大幽将士在战场上吃亏罢了。”
“嗯。”
吴依是想把这小小鞭炮告诉给秦越的,但想着对方单方面发起的冷战,又把心思歇了下去。
庆典上总会见面的,就当是一个小小惊喜吧。
孙有年也叫到了参加庆典的邀请,来送帖子的小太监就像是故意的般,一直问着他身体是否能够支撑着出席。
“陛下听闻孙大人卧床多日,特来相问。此次年关庆典是大幽建朝以来的头一遭,还请孙大人赏脸,与陛下同登城楼,一览京中盛景。”
孙有年倒是很想去,大幽日益强盛的消息不断从各个桩子那里传回大承,很早之前他就生起了危机感,这次亲自到了大幽,更是确定大幽强盛的事实。
可是他却没办法出门。
自从那日从大幽皇宫里回来之后,他便开始上吐下泄,请了好几个大夫来看,都说是水土不服,喝了几天的药仍是不见好。
到了现在,他几乎不能直立。
只要一站起来,就想往茅厕里面跑,只有躺着才会稍好一些。
若真是跟秦越一起登城楼,只怕会把大承的脸面通通丢光。
“多谢大幽陛下的美意,在下身体不适,着实不便出行,请转告陛下,请他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