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一百四十八章 选人(1 / 2)

户部老臣尽数被送回家的消息在第二天便传开了,曾经预言过年轻一代会出头的苏怀民立刻就嗅到了机会。

那么多的官位空出来,正是自己补位的好时机。

他能想到的事,别人自然也能想到。

户部历朝历代都是被争抢得最为厉害的部门。

因为这里管着所有衙门的银钱,户部的人不管职位高低,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被人捧着的。有些职位还是大肥差,有大把油水可捞。

如今陛下盛宠吴白衣,让他做了这里的监理,只要在吴白衣那里得了好,让他点了头,进来户部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苏兄,你不是最烦算账之事嘛,怎么也跟来户部?”

“谁说的?我抓周时便抓的便是算盘。”

“切,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里的位置多,不差你我两个。”

说话的是个世家子,手上拿着端王的推荐信,自是有恃无恐。

后头又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人,都是想进户部,到吴依这里来自荐的。

可是户部的大门却迟迟不开,他们等了大半天,也不见有小厮来开门,拍门也没有人应声。

“怎么回事?户部难道不想添人?老臣走了足足七人,他们剩下的人能做完所有的事吗?”

“吴白衣什么意思?摆谱?翘架子?”

.......

众说纷纭时,吴依带着徐长意等人在吴府吃烧烤。

想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就要跟着自己辛苦劳神,特意向秦越求了半日假,算是搞一波团建。

“各位,从这段时间你们办差的情况来看,户部不进新人应该也能运转下去。我没工夫教新的同僚算数和做事,便只能辛苦你们,你们可有异议?”

“吴大人乃我等良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切听吴大人安排。”

吴依心里一乐,无痛当妈,而且儿子从一开始就能尽孝,简直完美。

“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我会向陛下申请,多给你们发些俸禄的。”

“俸禄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为百姓谋福祉,为让大幽越来越强盛。”

谁这么会说话?

吴依顺着声音看过去,对上了一张阳光明媚的脸,正是镇国将军家的小儿子杨飞虎。

一见是他,吴依便真心笑了起来,他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发自真心,不是为了迎合奉承。

杨将军家世世代代都是武将,从没想过从文,从杨飞虎的名字就能看出,对他也是寄予了安邦守国的期望的。

谁知这小儿子是个异类,不爱舞枪弄棒,偏爱读书写字,开蒙之后还真的露出几分灵气,脑瓜子的聪明程度比全家人加起来都要多。

吴依喜欢他的一双笑眼,递了根肉串过去:“说得好,以后写给陛下的奏折就全权交给你。”

杨飞虎美滋滋地接了肉串,对着其他几人得意地晃了晃,一口咬上最br>“大人,你烤的这肉串真香,比东林道上英娘烤的还要好吃。”

“少来。我跟你们说真的,吃了这一顿,就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了,辛苦两三年,等大幽有了新气象,我们就能歇歇了,到时候我向陛下奏请,放我们三个月的假,出去游山玩水去。”

院子里的人正在大口吃肉,大口喝水,暗处,墨九和墨一都提高着警惕,眼观八路,耳听八方,防备着刺客。

这段时间以来,就算是秦越不说,所有暗卫也都看出来吴白衣是个金饽饽。

她的一个点子就能让京城发生改变,而且是好的改变,这正是秦越想要看到的,也是大幽百姓想要得到的。

保护吴白衣便是保护大幽强盛的未来。

二人只觉重任在肩,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所幸是青天白日,刺客不便动手,此次的吴府烧烤团建风平浪静地就过去了。

吴依领着众人回户部,还没走到户部门口,外面停着的数辆马车里都钻出了人,全都往吴依面前凑,把一行人给拦住了。

“吴大人,这是端王爷让我带给你的,请你过目。”

吴依接过信封打开一看,神情由好奇转为了然,然后慢吞吞地把信塞了回去,未置可否。

“吴大人,下官苏怀民,几个月前您在茶馆没带银子,是下官帮您解的围,您可还记得?”

吴依想起当天的社死场景,极为尴尬地点了头,脸上并没什么喜色。

后头又有几个人不断地地做着自我介绍,不是有靠山有背景,就是跟吴依有着用八个竿子才能打到的关系。

比如正在她面前说自己是他大伯娘的二姐夫的大侄子的这个。

吃饱喝足正是犯困的时候,吴依把脸侧到一边捂着嘴含蓄地打了个呵欠,杨飞虎立刻上前将那些人推开。

“我们户部不需要更多人,各位请回吧。”

“你小子是谁啊?吴大人都没发话,你凭什么这么说?”世家子看向吴白衣,语气软了几分,“吴大人,您真的谁的面子也不给?”

吴依斜眼扫了眼手上的信,端王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只是给了端王,不给其他人面子,便又像是在树敌了。

啊,好烦。

“都别在大门口站着了,进去再说。”

几个从来没有进过户部的人开始打量户部的内外陈设,嫌弃惊叹的都有,吴依只想赶紧去书案那里趴着眯一会儿,拿起了斩乱麻的快刀。

“各位,我们户部的人全都学过新的记数算数之法,拥有了一套独有的工作方式,新加入一个人未见得就会让我们的差事变得更快,反而可能会添乱。”

“可是.......”

“打住,听我说完。”吴依干脆地说,“你们的想法我都明白,我都懂,想时户部的大门也可以,那就是有用。”

“我们已经不缺理账做事的人,只缺一个跑腿的。比如往宫里送折子,到各处去收账册送账册讨债等等。若有愿意的,就留下来试一旬,能把这些事做得好了,我就去陛下那里把这个人要到户部。”

“啊,一旬啊?我本来身上就有差事,在这里待上一旬,上峰定然饶不得我。”

“是啊,跑腿的这些事也不简单,还得做好了才能进户部,风险太高了。”

想进户部的几人嘀嘀咕咕地商量着,很快就有好几人退出,剩下的三人,全都是世家子。

他们身上没有差事,拿着长辈们关照的推荐信如同拿着进户部大门的号码牌,丝毫不必担心。

“三位,我这里可不是你们家里,没人伺候你们不说,还得辛苦做事,你们当真想进?”

“自然。”

“当真。”

“嗯。”

三人或倨傲或矜贵,都是一副铁了心的样子

“行吧,徐大人,帮他们登记一下,每人建个表册,他们每跑一个地方,就做一次记录,一旬之后,我们根据他们的表现决定把谁留下。”

徐长意立刻便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