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依自去书案旁当老师了,计数本就简单,同僚们又都是读过书的,一点就通,很快就全部学会了。
她这才有时间去催促赵以升做袖箭。
两人对着那个至关重要的机关讨论了大半天,吴依想到了弹簧这个东西,但是大幽朝此时没有,要做的话,也不知道要试难多少次才能做成。
她耽搁不起那么多时间。
赵以升尝试了多次,最终决定再做一版出来试,吴依则独自研究弹簧,以做备案。
要把铁块捶打成细细的丝,然后再把它弄卷,这些都要在高温下操作,这里没有防热手套,怎么做?
她这头在冥思苦想,那头周管事已经做好了东西送到了工部。
山子一早就站在厨房门口等着,周管事刚一露面,他便走上前将手伸出去接。
“这位小哥,你可是山子?”
“嗯。”
“那正好,这是我们吴大人专门为你定做的,你一会儿就拿出来试试看合不合适,不合适我们再改。”
山子愣住了:“不是吃食?”
“不是,是送给你的礼。吴大人说受你许多关照,礼尚往来,也要回些心意给你。”
“嗯!”山子重重点头,双手颤抖着接过盒子,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特意送礼给他。
周管事跟在他身后进了厨房,见他郑重地把盒子放到饭桌上,极为小心地拿起盒盖,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像是衣服,又不像是衣服。
山子拿起最上面的物件,轻轻一抖,发现是个新奇东西,像是布做的篓子,不解地看向周管事。
“瞧我,这里还有大人画的图纸,你看看。”
原来是要顶在头上。
山子对照着图,把厨师帽和围裙、袖套全都穿戴到身上,在别扭之余又感受到一股暖意,抿着嘴轻轻笑起来。
“刚好合适,这样一穿人都精神了。”周管事慈爱地看向山子,“我家大人说了,这是专门给做饭好吃的人用的,那些做饭不好吃的人,不配戴这么高的帽子。”
山子嘴角的笑意更浓,很想穿出去让吴依看一看,可想着院子里那么多人,现在又不是做饭的时候,便忍下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东西从身上取下来,仔细叠好了放回盒子,对着周管事深深躬身道谢。
“不必客气,是我得谢谢你照顾我家大人。我家大人本就瘦,最近事情又多又忙,要不是你总给他添菜,他也不能像现在这般生龙活虎。”
山子没吭声,但听得十分认真,似乎对吴白衣的事情十分感兴趣。
周管事平时忙着做事,接触得最多的就是自己那做事毛毛燥燥的儿子,总说不到一块儿去。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便拉着山子在饭桌边坐下,说起了吴白衣的成长史。
一个说得起劲,一个听得认真,都是兴致盎然,丝毫没有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吴依捶着腰走出工部大门,看到自家马车前空无一人,猜想着周管事在厨房。
还没走到厨房门口就听到周管事在夸小时候的吴白衣:“你是不知道啊,大人小时候可聪明了,不管什么书,只听过一次就能记住,要不是进宫当了伴读,说不定能得个民间神童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