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的八卦一向是人民津津乐道的,传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你一言我一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消息都是断断续续的。
一波又一波的人被卷进了八卦的浪潮里,抓耳挠腮的上下打听:“誉王和太子妃的事,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
知道内情的人意味深长:“太子妃呀,有个好弟弟。”
事情一开始,要从陛下的恩典说起。
太子妃身受重伤,朝不保夕,皇帝让太子妃远在江州的亲眷进京探望,也算是全了他们之间的亲情,这是很仁慈的做法,没什么毛病。
问题就在于,江州刺史公务缠身,不能轻易挪动,便是刺史夫人携带幼子进京。
这位小公子年方十六,正是血气方刚,童言无忌的时候,在地方身为刺史公子吃穿用度都是最好,傲气十足。
结果跑到了京都一看,秀丽繁华,十里长街,街道市场处处相走不到尽头,桥上人来人往,桥下小船载着动人的歌舞女,歌声传到两岸让人忍不住驻足。
正赶上快要到正月十五,连宵禁都没了,白天夜里热闹不绝,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他好像个土包子进城,往日里值得说道的,如今都拿不出手了。
在那酒桌上豪门贵公子们喝酒取乐时,能拿出来的谈资,也就只有他那位姐姐了。
旁人夸这个漂亮,夸那个漂亮的时候,他手一挥,醉醺醺的便张口了:“都是庸脂俗粉。”
同桌的人说:“魏兄,那依你所见,谁是国色天香?”
魏公子骄傲地说:“能配得上国色天香这四个字的只有我姐姐,江州第一美人。”
有人附和道:“我有个姨家的姊妹在东宫做美人,听家里人说并不得宠,皆因为太子妃貌美,太子独宠。”
众人纷纷起哄,好奇太子妃是个什么长相?
还有人恭维魏公子:“只看魏玉山便知一家都品貌非凡。”
也有人羡慕:“太子殿下真有福气,不像我那个妻子,哎,不提也罢。”
魏公子得意扬扬,同众人饮酒作乐,也是因为喝多的缘故,脱口而出:“太子当然有福气,不然也不会娶到我姐姐,说到底,还是誉王没福气。”
这话顿时就引起人的疑惑:“和誉王有什么关系?”
“我跟你们说,你们可别说出去。”魏公子装模作样的压低声:“想娶我姐姐的人如过江之鲫,那誉王也是其中之一,他来江州办事儿的时候就住在我家,还要跟我父亲提亲。结果临时选秀不允许民间婚嫁,我姐姐进京就被太子殿下相中了,他们两个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种事儿无心的人听了也就笑笑,当个八卦。
有心的人就故意灌醉了魏公子,让他添油加醋的说那段过往。
再将这段过往整理成奏章,上奏给陛下:太子妃与裴衍楷曾私定终生,存有旧情。
四皇子在搜查东宫的时候,还找到了太子妃亲笔写的情诗,虽然没有写明给谁,但由于这首情诗的内容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裴衍楷的字就叫做涵照,所以被认定是写给裴衍楷的情诗。
如此一来,有前情,有重点,也算得上证据确凿了。
一个有污点的女人是不堪为国母的,尤其污点这种东西越擦是越脏。在荒谬的流言中,太子妃已经为裴衍楷生过三个孩子了,也有人说太子妃是怀过孩子,但打掉了,所以始终无法为太子诞下一儿半女。当一个女人被认定为不贞时,那么她就是一张白纸,可以任人涂抹。
朝中赐死太子妃的言论此起彼伏,太子妃后宫女眷的家人们叫得尤其欢,就盼着魏兰藉下去了,他们的女儿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