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9章 京城灾祸起(2 / 2)

五官灵台郎不过是个从七品小官,可凌萧飞却不一般,他是龙虎山天师道门人,是奉师命下山入世历练的,据说还是天师道下一任掌教的热门人选。

雨季刚开始的时候,凌萧飞就几次向钦天监监正进言,说他连夜观天象,这场大雨来势汹汹,实乃近二十年来前所未有之大,再加上四面山莫名其妙失火烧尽山上树木,造成大规模山体滑坡,十有八九要引发洪灾,应该上报朝廷,早作准备才是。

可钦天监监正却把他的进言几次压了下去。一是不愿意出这个头去得罪京兆尹和主管京畿水利工程的工部官员,二是不愿触夏帝的眉头。

眼看着下月就是夏帝寿辰了,谁愿意在这个时候捅出事来?

没想到一切都如凌萧飞预料,这场大雨已经连绵了半个多月,帝京外三十里的苍南河大段溃堤,河滩上的数百亩良田都化作菏泽一片。

凌萧飞是天师道现任掌教最宠爱的小弟子,自小在龙虎山上也是熟读百家经史杂文,知道这般大的洪灾过后多半会有疫病横行,几次冒险出城往受灾最严重的几个村镇去探访,果然被他发现了疑似得了疟疾的灾民。

一气之下,他干脆绕过顶头上司钦天监监正,以天师道门人的身份直接向夏帝上奏,请求他立刻派太医出京平疟。

太后闻言也睁开眼,眉目一动:“居然闹了疟疾?现下情况如何?”

夏帝被亲娘问得面上一红,他要怎么答,说自己也刚刚才得到消息,眼下还两眼一抹黑?

“马上去找京兆尹,传朕旨意,让他赶紧把疟疾爆发的情况去查个清清楚楚,再敢隐瞒,朕就摘了他的官帽和脑袋!”

胡公公得了旨意,忙不迭退了出去。

夏帝心虚地对太后道:“母后切莫挂心,都是这群混账欺上瞒下,儿子一定查个明明白白。”

太后叹了口气,面带忧色:“疟疾哪是那么好治的?哀家小的时候,家乡就发过一次水灾,水退了之后,几个村子的人都打了摆子,哀家还是跟着家人早早躲去亲戚家才逃过一劫……”

她加快了转佛珠的速度,“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夏帝也无心再看别的奏折了,立刻派人去召孙阁老和几位重臣,来明德殿议事。

夏帝要在此议政,太后便先行回了福寿宫。

直到日暮西垂,朝臣们还在推推嚷嚷,谁也拿不出个具体方案,更说不出要将平疟一事交由何人负责。

除了太子之外,夏帝还有五个成年皇子,眼看太子越发病重不起,就有人打起了别的念头。

这些朝臣各有各的派系,谁都知道这平疟不是个轻松差事,谁都不想让自己这一派的人去,都想着法子地推对头往前上。

夏帝听了一会儿,也知道他们心里存的是什么心思,干脆就不说话了,坐在上面听他们打嘴仗。

就在众人为派谁去而吵得不可开交时,内殿的门突然开了,秦羽眉冷着脸走出来,习惯性地训斥了一句:“吵什么吵,病人需要休息!”

就像是有人按下了静音键,殿内一瞬变得极安静,落针可闻。

“你、你……”有人似乎认出了秦羽眉的身份,支吾着半天说不上话来。

今日夏帝召他们来明德殿议事,众人也明白是太子又一次发病了。可为什么秦羽眉会从里面走出来?

夏帝看见她却是眼神一亮:“秦羽眉,太子怎么样了?”

秦羽眉这才朝他施了一礼:“羽眉幸不辱命,太子殿下已经转危为安。”

“好!”夏帝悬了一整天的心才放下来,如释重负地出了一口气。

“你们先回去吧,平疟一事,明日再议。”夏帝有心想再问问太子的情况,赶紧先将几位大臣都打发了出去。

秦羽眉就知道夏帝有话要问,静静站在那里。

朝臣都想打探太子的身体状况,可夏帝已经发了话,也只能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唯有一人,在退出明德殿前,用仇恨阴狠的目光瞪了秦羽眉一眼,随即唇边露出一丝冷笑。

秦羽眉敏锐地感觉到一丝针刺般的目光,可待她抬头往门口望去时,众臣已经走远了。

“秦羽眉,太子可醒了?”夏帝忍不住要进内殿去看。

秦羽眉摇头:“太子殿下用了药,还要睡上几个时辰才能醒。”

夏帝脚步一顿,吩咐明德殿内宫人:“好生伺候着太子,谁敢偷懒,朕必定严惩!”

宫人连忙跪地听旨。

“朕问你,”夏帝又看向秦羽眉,她垂手站在那里,面容平静,却自有一股别样气度,让他一时忘了她竟没有跟着跪下。“你可有办法彻底治好太子的心疾?”

夏帝眼神中略带期盼,那一瞬流露出的慈父模样差一点就打动了秦羽眉。

可她还是缓缓摇了摇头:“陛下,羽眉无法彻底治好太子病症,只能尽力替太子殿下维持性命罢了。”

夏帝一怔,没想到秦羽眉会说出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