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秩父的山麓起,蚂蚁般络绎不绝的人群在山道上排成了串,源源不断地向山间密林中走去。
最后,所有人都聚在了山顶三峰权现。再抬头望天,天空高处竟然晴朗碧澈。
这里是横跨坂东四个区域,通往云取、白石、妙法之岳这三山的天上之町。与神社佛阁相连的有僧官、神职的房屋,土特产店、参拜茶室、门前町等,附近还有七十多户神领百姓的住宅。
“啊。太鼓的乐声响起来了!”
昨晚与武藏一起住在观音院的伊织,赶紧扒几口红小豆糯米饭。
“师傅,已经开始了。”
说着“啪”地撇下筷子。
“神乐吗?”
“去看看吧!”
“昨晚都看过了,我就不去了。你自己去吧!”
“可是,昨晚只演出了两场。”
“行了,你快点去吧。今晚可能会彻夜进行的。”
武藏的木盘子里还剩有红小豆糯米饭。伊织觉得待会儿武藏吃完饭后,肯定会去的,又灵机一转道:“今夜夜空上也有很多星星啊!”
“是吗?”
“算上昨天登山的人,现在山上该有几千人了,要是下雨,这些人就可怜喽!”
武藏明白伊织的小算盘,露出爱怜的表情。
“行了,去看看吧!”
“嗯,走吧!”
伊织打头飞奔出大门,穿上稻草做的草鞋,并为武藏摆好鞋。
在观音院的前面、山门的两边,都熊熊燃烧着巨大的篝火堆。门前町的住户们也都在自家门前插上了松明,几千尺高的山似白昼般明亮。
夜空深蓝如湖水,银河璀璨如梦幻。在这美丽的天景、闪烁的火光之下,人们全然不觉山上的寒冷,都围绕着神乐殿,好不热闹。
“……哎呀?”
挤在人群中的伊织四下张望。
“师傅去哪儿了?刚刚还在这儿呢!”
伴随着回响山间的笛子、太鼓的乐声,人们已经渐渐地聚拢过来了,可是神乐殿内还是不见舞者,只有灯影、帷帐摇曳。
“师傅——”
伊织在人群间钻来钻去,终于发现了武藏的身影。
武藏正在前方不远的佛堂前,仰望着被挂在那里的,为数众多的捐赠牌。伊织跑过去拉着武藏的衣袖叫道:“师傅!”
武藏没有理会他。
与其他捐赠牌不同,有一块牌子格外大,上面写的金额也不是小数目,武藏特意仔细看了一下。
武州芝浦村
奈良井屋大藏
“……?”
几年前,由于听说失散的城太郎被奈良井的大藏带着旅行去了,从木曾到诹访,武藏曾四处打听他们的下落。
“武州的芝浦?”
这地方不就在前不久自己也待过的江户吗?看到大藏的名字,武藏陷入一片茫然——想起了那些与自己分别了的人。
二
武藏经常触景生情地想起城太郎。
尤其是伊织的成长,总让武藏不由得想起他。
“已经三年多了,真像是一场梦。”
武藏在心里默默地算城太郎该有多大了。
这时,神乐殿的鼓声突然更加响亮,将武藏从对城太郎的回忆中拉了回来。
“啊,已经开始跳了。”
伊织的心早已飞了过去。
“师傅,在看什么?”
“没什么——伊织,你先去看神乐吧,我想起了点要紧的事,随后再去。”
武藏说罢便自己向神职处走去。
“想打听一些关于捐赠者的事情。”
“我这里不负责这些,我带你去僧官那里吧。”
一个有些耳背的老神职引导武藏向前走去。
不一会儿,来到一个写着“总僧官高云寺平等坊”几个大字的庄严的入口处,可以看到里面白玉似的墙壁。这里应该就是神佛不分地处理一切事务的总务所。
老神职在大门处冗长地进行了通报。
一个执事僧非常郑重地走过来。
“请——”
然后带武藏向里面走去。
武藏坐下后,有人奉上茶水、点心等。接着,有漂亮的童仆端来长把酒壶。
过了片刻,一个僧正走了过来。
“真是欢迎您。请您尝尝这里的山菜,没什么好的酒食,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僧正恭恭敬敬地说道。
“嗯?”
武藏觉得有些不对劲。
“其实,我是想请您帮忙查一位捐赠者的情况的。”
武藏的话出乎了这位看起来五十岁左右有些发福的僧正的意料。
“啊?”
僧正瞪大了眼睛,不再那么拘谨了,直盯着武藏。
“调查什么?”
武藏将想了解的一一讲了出来——捐赠牌上写的武州芝浦村奈良井大藏是什么时候来的这里,他是不是经常过来,有没有带着随从,若是有带的话,带的是什么样的随从……
僧正露出了极不耐烦的神色。
“什么?你不是来捐赠的,是来查捐赠者的来历的啊?”
也不知是老神职听差了,还是这位僧正误解了——一副这下可糟了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