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鸳鸯刺 一(1 / 2)

“这就是前几日跟您提过的鸳鸯。”一位肥头大耳的商人贴在赵欲为的耳边,细细说着,“这小娘子弹得一手好琵琶,不是我夸口,她想让人哭便让人哭,想让人笑便让人笑,听说赵明府是雅人,最爱听曲……”

窗外冬雨如织,夜色正浓,在花街的一处暖阁中。赵欲为歪坐在罗汉**,慵懒地向屏风后投去一瞥。

但他的目光很快就流转到几位宴请他的豪商身上,与他们寒暄说笑着。临近年关,商人们都想跟这位新来的县丞打通关系,竭力巴结着。还好这观音似的官儿格外好相处,一双丹凤眼里,总蕴着浓浓笑意。绿窗之中,宾主皆欢,气氛融洽。

室内燃着明亮红烛,在绣着花开富贵的屏风上,映出个婀娜的人影。素腰款款,不盈一握。

女子朝他们拜了拜,抱起琵琶拨了一下,欢快的音节便流水似地奔涌而出。跳到屋檐外,花街上,连淅淅沥沥的冷雨,都变得温暖可人了。

她弹的是《绿腰》,一首欢快的舞曲。于是不仅是商人们听得面带微笑,就连赵欲为都忍不住跟着节奏打拍子。

琵琶的曲声越来越快,已到了第三段的“繁姿曲向终”。琴音中绽开了一蓬蓬的春花;又像是藏着林中争鸣的百鸟;更有滔天巨浪,重重砸向礁石,溅出漫天飞花碎玉。

众人皆听得如痴如醉,音节慢慢平缓,渐渐万花皆落,百鸟归林,海面也恢复了平静,只余皓月当空,云天万里。

余音袅袅,散入冬雨,天地之间又变成一片寂静凄凉。

客人们都被这轻快的曲子感染,忍不住拍案叫好。假母立刻识相地唤进来身着轻软纱衣的佳人,和手捧珍馐美酒的奴仆。

暖阁里顿时热闹起来,袒胸露臂的姑娘们像是争奇斗艳的花,又像是温柔可人的猫,笑意盈盈地为几位贵客温酒布菜。

赵欲为夹了块笋干,凤眼一转,却瞧向了屏风后的女子。商人们都长着七窍玲珑心,立刻明白了这位玉面县丞的意思,急急把叫做鸳鸯的歌姬唤了出来。

女孩一步三迟,抱着琵琶,走到了赵欲为面前。她穿着绿色罗裙,看起来稚嫩而青涩,不过十六七岁年纪,脸上不着粉黛,像是纺娘手中的白绢似的清雅干净。

大概唯一能昭示她歌妓身份的,便是双环髻上的鎏金孔雀钗了。那雀钗富丽精致,孔雀绿羽翠尾,仿佛随时就能振翅高飞。

倒衬托得她的一张巴掌大的小脸,更加清丽可怜。

赵欲为万万没想到这名动四方的歌妓竟然如此稚嫩,心中不免暗暗生怜,像是怕吓着了她似的,低声问。

“今年多大了?”

“回贵人,十四了。”鸳鸯放下琵琶,低下芦苇似细弱的脖颈,给他行了个礼。

“会唱歌吗?”

时人喜欢狎妓,皆是因为妓女们才情并茂,长袖善舞。如果没有几首词句兼美的诗歌,是万万当不起名妓这头衔的。

因此鸳鸯倒了一杯酒,檀口轻启,唱了起来。她唱歌的声音低沉婉转,像是春天的风穿过峡谷时发出的轻吟,并不高亢,却能缠缠绵绵,化入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