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一百七十八章 差距(2 / 2)

而周易在看到这题目之后,根本不屑,像这种简单的试题,根本让他兴不起动脑的心思,直接写下了曾游历过某一界时,一位大诗人所作绝句。

当提笔写完诗句之后,他端坐在此,缓缓闭上了眼睛,再次进入了入定的状态,对于此地的状况毫不关心。

场中的众学子心急如焚的想诗句,而周易坐在那里闭眼似在假寐,与他们显得格格不入,这无疑引起了巡视监考官的注意。

刚才的那位监考官眉头皱了皱,心中不禁想到,难道是自己看错了他?

作诗写词讲究的是押韵,思考的越久做出的诗越是令人寻味,那少年如此一副托大的模样,难道是词穷,而且已经对自己丧失信心?

思绪停留在了这里,监考官皱着眉头再一次向周易的方向走去,略微弯腰,随即拿起了那张被砚台压住的试卷。

他见到考纸上并非空空如也,而是写了字迹工整的四行诗句,他随之默念了出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监考官眉宇间的那丝怒气骤然间消失不见,他的面色由先前的失望变成了惊讶,而后又由惊讶变成了不可思议的赞叹,周易的这首诗只是寥寥几十字,若是拆开来看,每一句都显得有些普通,但若是结合起来,却是一首极为精妙绝伦的好诗。

“好,好,好!”

“好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监考官激动非常,仿佛见到了书中的颜如玉般,历来古板的面容此刻却是笑逐颜开,直接对周易大为赞叹,丝毫不顾及场合。

周易对于这监考官会是这幅表情,丝毫不感到意外,当初他修为大成的时候,在游历大诗人那一界时,在听闻到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微微惊叹了一番。

诗句中并没有精工作美的修辞,也不是心意独特的想象,只是用了极为平凡的语气,叙述出极为极为不平淡的风景意境,令人如临其境,耐人寻味。

这一手诗纯属妙手偶得,意境幽远,幽远到极致,已经快接近了诗中的最高水准,颇为推崇。

监考官在原地兜兜转转了好几圈,想的是满头大汗,但就是做不出能与这首诗与之比拟的诗句。

武朝之中,并不是没有人能写出这种高度的诗句,但那都需要一位大诗人一生的积累以及在极好的感悟机缘中,才能写出这种高度的诗句。

又有谁是能在小小年纪中,在气氛紧张中的会试之中,轻轻松松的做出来的?

监考官看来,在场的也就只有面前的这位少年而已罢!

想到了这里,监考官有些难以置信,又负手来到了名扬京都的大才子徐兴安的考桌前,随手拿起了他写的诗篇。

徐兴安的诗句对句工整,而且其中意境也是非同寻常,乃是大家之作,远超这个年纪中所能拥有的文采。

但与周易的诗句相比,那就略逊一筹了。

前者所做诗句,显现已经到了出口成章的地步,正在接近着诗句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但后者却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两两相比之下,光是手法就差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