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威胁何太医,也并非尤修媛本性,但她只能这样做,笑说:“自然不忘。”
何太医写好了和之前一样的脉案,因着尤修媛一向是让何太医请平安脉的,所以脉案交上去也一直没人怀疑,就算有人怀疑,也不敢说尤修媛得病。然后呈给尤修媛看,尤修媛看和之前差不多,就让何太医退下。
堇兰很不解,为何要威胁何太医,便说:“娘娘,您为什么要威胁何太医呢?如果交了真脉案,皇上知道了肯定会在最后一段日子里好好陪着娘娘和公主的,可现在交了假脉案,皇上肯定不会知道您的病,也肯定不知道娘娘您……这样如果有什么意外,娘娘可能见不到皇上最后一面了。”
尤修媛对皇上还是有些感情的,她当然也希望皇上能陪着她度过最后一段日子,但是为了孩子她不能这么做,想起从前的事,又想起自己快死了,眼角微微湿润,“曾经读过《汉书》,武帝的李夫人死前掩面如何都不肯见武帝一面,只因色衰而爱弛,后来李夫人死了,非但没有激怒武帝反而激起无限思念,对她的兄弟家族多有照顾,甚至写诗多篇以怀念这位李夫人。”顿一顿又道:“我是不中用了,没法一直护着和柔和尤家,只能寄希望于皇上了。我没有别的渴求,也不盼望着皇上能像武帝那般写诗怀念我,若皇上能将对我的思念转到对和柔和尤家好便足够了。”
堇兰听得糊里糊涂,对《汉书》也不了解,但她知道她主子说的做的一定是有道理的。想起和柔公主,她的心紧紧揪在一起,她是从王府时便跟着尤修媛的,看着和柔公主慢慢成长起来的,现在这个小公主快没母妃庇护了,宫里的孩子若没了母妃是很苦命的,和文公主、二皇子就是没了母妃所以只能住在公主所和皇子所里,只有宫人照顾他们。想起往后她看着长大的和柔公主也要去公主所住了,便心疼不已,终于忍不住说:“娘娘,公主她……”
“本宫明白,放眼望去也只有陈昭仪最合适,她的背后是慈裕太后,最主要的是她一直没有孩子,邱贵姬是她的表妹,于贵姬也与她交好,她又一度以贤惠示人,我想她不会亏待和柔的。”
“可是娘娘,皇后娘娘和方妃娘娘,不是更好的选择吗?你们关系一直不错哎,您又帮过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又是真心喜欢几位公主的,她会对公主好的吧?”
原本尤修媛也是这样想的,但后来苏婉瑛怀孕了,她便改了主意。方笙漾膝下有两女,再将和柔送过去也没必要,反而会因为区别对待而伤了孩子的心,虽然她相信方笙漾能对孩子好,但到底亲生有别。而苏婉瑛此时有孕不能照顾和柔,送过去也只能让宫人陪着孩子,两人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只能托她两偶尔照看一下,倒是可以的。尤修媛将利弊分析给堇兰听,又跟她说希望待自己死后堇兰去照顾和柔,她非常相信堇兰,有堇兰照顾她能安心几分。堇兰本就是这样想的,便答应下来,她一辈子都只将娘娘和和柔公主视作主子。
又从枕边取出几封信,交给堇兰,希望等她死后能交给信上写着名字的人,堇兰哭着收在袖子里。尤修媛却没有伤心,仿佛她说的事与她本人没多大关系。但堇兰知道,她的主子已经在交代后事了。
又过了两日,尤修媛独自去了陈昭仪的思华宫,陈昭仪对她的到来很不解,但也好好的招待了她。
开门见山,尤修媛直接说明来意,“昭仪姐姐,我快死了,你能替我照顾和柔吗?我求求你。”然后将一年前得知病情开始说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告知了陈昭仪。
陈昭仪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但她也知道这一切应该是真的,没有一个人会诅咒自己得病的,她和尤修媛关系也算好,突然听到这消息,很难过,为修媛也为和柔。对于尤修媛的请求,陈昭仪不敢擅自答应下来,这事太大了,可她很想答应,她膝下无所出,已经死心了,以为一辈子都不会有孩子,如今尤修媛却不行了,想要她来照顾和柔,她真的很想答应,但她还是犹豫了。
尤修媛仿佛知道了什么,不顾一切跪了下来,陈昭仪要去拦,尤修媛死活不肯,也只能让她这样跪着,她请求陈昭仪照顾和柔。面对她的眼泪,她的请求,陈昭仪终于点头了,尤修媛很高兴,但她又说让陈昭仪不要将自己得病的情况告诉别人,陈昭仪不解,尤修媛便用武帝李夫人一事为她解惑,陈昭仪含泪应了。
陈昭仪答应下来后,便日日寻了由头去尤修媛的未央宫,看望和柔公主。后宫妃嫔都忙着争宠,是以无人注意未央宫和思华宫的事。
和柔公主后来知道她的母妃快死了,陈昭仪会成为她的母妃,像自己亲生母妃一样照顾自己,虽然不能接受,但在陈昭仪和尤修媛的共同努力下,和柔公主为了让母妃放心,最终叫了陈昭仪一声‘母妃’,陈昭仪喜极而泣,向尤修媛保证她一定会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和柔,请尤修媛放心。
尤修媛很放心,还说了一句:“和柔就是昭仪姐姐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