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与大长公主和谭老帝师三人,站在百官最前方,眼看着高举太子旌旗的护卫军越来越近,梁王也看清楚了骑白马在前领路的冯亦程。
甲胄银光,寒芒逼人。
冯亦程踏晨光而来,锋芒内敛,周身被金光笼罩,仿若一身气贯长虹的凛然正气。
谭老帝师望着戎装甲胄的冯亦程,仿佛看到了曾经得胜归来,一身铠甲……威武显赫的冯威霆。
百年将门镇国公府,历代镇国公都是晋国真正的镇国柱石,国之脊梁。
至冯威霆承袭镇国公之位,晋国哪里有战事,哪里便有镇国公府诸位将军和冯家军!南疆……北疆,边陲之东,疆界之西,哪里没有冯家军的尸骨,哪里又没有冯家儿郎的英魂。
冯家忠义之名,列国皆知。
冯家善战之勇,列国惧怕。
仿佛只要有镇国公府在,这世上便绝无能战胜晋国之国。
谭老帝师的眸子有些湿润,镇国公府从不出废物,此言不假,冯亦程曾经手刃敌国悍将头颅已让谭老帝师刮目相看,在冯家逢难之时,冯亦程更是胆大包天,用命逼着皇帝还冯家公道。
那时,谭老帝师以为,为冯家讨公道……已是冯亦程,能做到的最好。
不料,南疆之战冯亦程硬是打退了西凉悍将云破行,如一声惊雷,在此让冯家威名,震动列国。
这个曾受重伤,武功全废的冯亦程,不但没有辱没镇国公府门楣,反倒一肩扛起镇国二字,不坠镇国公府门楣。
有人说,冯亦程是撞了大运,遇见西凉云京之乱,捡了个胜仗,否则南疆之战……西凉悍将云破行怎会败的那般惨烈,冯亦程自称杀神……也不过是想挽救大都冯家的颓势,自欺欺人罢了。
可后来,北疆大梁欲夺玉山关,大梁名将荀天章打得晋军连连败退,越过春暮山一路**,晋国大将张端睿战死,又是冯亦程昼夜不歇奔赴龙阳城,一战打得大梁夹尾而逃,水淹龙阳城,杀得大梁闻风丧胆。
此战之后,大都谁人还敢再说,冯亦程南疆之胜是运气?!哪一国又敢再来挑衅晋国?!
冯亦程再次扛起镇国二字,正履行他在镇国公府匾额之下所言的那般……不灭犯晋民之贼寇,誓死不还!生为民,死殉国!护大晋百姓无忧无惧的太平山河,生死无悔!
谭老帝师想到此处,竟已眼眶湿红……
冯威霆曾对他言,他这孙儿是一把宝剑,剑锋若磨砺而出,所向披靡,他只是不舍罢了。
若是镇国王冯威霆还在,看到自己的长孙剑锋终于磨砺而出,且如此出色,该多高兴,又该多心疼。
同时疼爱孙儿之人,谭老帝师怎会不懂。
谭老帝师幽幽呼出一口气,若是冯岐山……和冯家诸位将军还在,大晋如今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啊!
眼看即将到大都城门前,冯亦程抬手,骑兵令行禁止,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