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就知道,刘潮白必然会把昨日的事放在大殿上大做文章。
谁让最近内卫跟东厂掐的这么凶呢。
而梅花内卫又有监察百官之责,早就成了朝臣心头的一根刺。
一旦东厂站出来,那么其他大臣肯定也会煽风点火。
这个林然还真是个惹事精啊!
一想到这,路远就止不住的头疼。
辰时。
圣人坐上了龙椅。
礼毕之后,东厂的刘潮白刚要上前上前,却被圣人给压住了。
“今日不听上奏,因为朕有一件事要与诸公说!”
此时的刘潮白别提有多尴尬了!
他那刚跨出一步的样子,是那么的特别。
“杨尚书可在?”长乐圣人问道。
“圣人,臣在!”工部尚书杨畅站了出来。
“朕想在京华造一座九层高的大楼,以工部如今的实力能办到吗?”长乐询问道。
九层大楼?
此话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大林朝目前最高的楼阕也不过是六层高,也圣人现在却想建一座九层大楼!
楼跟塔可不一样,楼的占地面积大,对建筑工艺的要求更高。
如果这九成大楼真的建成的话,那么它必然会成为大林朝最高的建筑,地标性建筑!
“圣人,以工部目前的实力能够办到。”
“但是它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跟人力,加上实用性也不强,因此微臣并不建议!”杨畅十分客官的回答道。
“能办到就行了,其余的事你别管!朕打算给这座大楼起名‘观星楼’!诸公对朕建观星楼可有异议?”
“圣人圣明,东厂没有意见!”刘潮白立刻站出来表态。
刘潮白是一个聪明人,他不会去问圣人为何要建九成高的大楼。
当当是听观星楼这名字便能大约猜出来了。
观星楼,不就是用来看星星用的吗?
东厂的刘潮白都表态了,那么徐党官员自然也跟着表态。
大殿之上,三千大臣。大部分都同意了圣人的这个做法。
还有一部分的官员没有表态,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如若没有人反对的话,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了!”
长乐刚要拍板,一个低沉的声音响了起来:
“圣人,微臣反对!”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那位沧桑老者,步履蹒跚的走到大殿中央。
“太傅,你为何反对?”圣人一脸不悦的问道。
“目前襄州百姓正在受难,建一座九层大楼,实用性不强。还不如给襄州筑堤来的实在!”欧阳太傅说道。
“太傅,此言差矣。圣人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刘潮白反驳道。
“圣人,正如杨尚书所言,要建九层大楼,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与人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天灾人祸不断,国库入不敷出,恐怕承担不起这么大笔的钱粮支出!”欧阳霁解释道。
“谁说承担不起的?太行仓不是还有四十万石的粮食吗?就用这四十万石粮食盖楼吧。”
“圣人!那四十万石粮食可是襄州百万黎明的救命粮啊,怎么能用在这种地方!还请圣人收回成命!”
欧阳霁呕心沥血劝谏道,他那年迈的身子因激动而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