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觉得这只不过是口舌之争,权当为宴席助兴了,便将此事交付给苏玄夜:“朕年纪大了,你们年轻人的玩意,就由你们年轻人自己玩吧。玄夜,题你来出。”
苏玄夜恭敬回:“是。”
他唯一思忖,道:“今日乃‘白露’,那便以‘白露’、‘冬至’、‘立春’三个节气,作诗三首吧,定时为一炷香时间。”
李姓使者道:“不用一炷香时间,每一首诗我只要七步。”说着,他走了七步,立刻吟出一首: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李姓使者每念出一句,满座的声音便静一分,待他全部吟完,厅中寂静一片。
“好!”高罗使者大声鼓起掌来,李姓使者施施然坐下,略带挑衅地看了一眼朱豫章。
归期不可置信地看着李姓使者,他方才的诗,分明就是唐朝一位李姓大诗人的作品啊!而且还那么巧,他也姓“李”。
“夕颜,那位使者叫什么名字?”她附在夕颜耳边问。
夕颜回以耳语:“据说叫李青莲。”
归期又是一惊。天哪,在这个世界里,李姓大诗人竟然去了另一个国家!
此时,归期瞥见了朱豫章眼中的震惊,以及苏玄夜凝重的表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朱豫章身上,但归期读懂了这位大才子眼中的迟疑。确实,七步作诗对他而言怕不是难事,但要做得比李青莲好,便难了。朱豫章自己都没有自信。
归期又看了看苏玄夜,此时苏玄夜的目光也恰好转到她这里。他十分诧异,归期朝他笑了笑,然后站了出来,对着苏玄夜行礼:“王爷,这三道题对朱大人来说,怕是大材小用了,奴婢想斗胆试一试,请问是否可以?”
苏玄夜的眼中有不解,但归期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苏玄夜相信归期,便道:“本王无异议,不知李大人觉得如何?”
李青莲饶有兴致地看着归期,道:“无妨,就请这位小宫女一试。”
归期笑了笑,李青莲果然还是李青莲,性子张狂,谁都不放在眼里。她对他行了个礼:“李大人方才的诗是‘立春’主题,那奴婢便也以‘立春’题材,作词一首。”